美术作品评论是评论家对绘画作品的品评鉴赏。观者借以了解创作者的艺术面貌及特点。全面客观的艺术评论不仅要阐述画作中的优长,还要点出作品中的不足。当代画坛上这种有褒有贬的评论不多,主要存在两种风格:一是赞誉式评论。解读作品优点,予以肯定认可;二是批评式评论。发现作品缺点,予以怀疑否定。其中,前者文章数量最多;后者文章数量很少。但基于两种评论所产生的传播、关注效应,很多人质疑那些赞誉式评论的价值,进而出现了争议评论家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背后是美术评论家的无奈之举。
美术评论是单纯的专业性工作,同时又带有复杂的社会属性。评论是对创作者绘画作品的技巧、师承、创新、思想等方面进行的专业性分析。知名评论家与知名书画家所具有的特性是一致的。书画家名气大,作品市场价值高;美术评论家名气大,文章影响力大。评论家名气源于深厚的学识修养,表现在对于绘画作品具有良好的艺术鉴赏、文字写作能力。这种能力获得是在一定时间周期中形成的,受益于学习天赋、工作平台以及师友引导等不同因素。评论家与书画家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也使得美术评论带有鲜明社会交际的属性特点。美术评论的社会属性会直接反映到文章之中,通过不同的文章内容,间接反映出评论者的艺术修养和工作状态。因此,评论者身份、生活、交友圈子、所处位置的不同,便会有不同的评论指向和内容角度,诸如常见的赞誉式评论和批评式评论现象。
赞誉式评论初衷一般是积极的、正面的,多产生于评论家对身边师友的点评。这是评论者与创作者基于相互熟悉、欣赏、信任中产生的。文章内容既有作品因素,也有人之常情的情义因素。它无目的性,无利益瓜葛,带有自发性、自愿性的特点。大量赞誉式文章还出自于职业美术评论家之手,这是纯市场化的行为。评论家在得到创作者的认可后,根据创作者需求完成文章写作。赞誉式文章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还要考虑创作者的情感意愿需求。通常来讲,创作者想通过高水准的评论对作品及自身起到积极的推广、提升效果,而不会去让评论家对作品进行褒贬式,甚至批评式的点评。因为,这种批评类型的文章,从朋友来角度讲,可能会伤及友情。从市场角度来讲,必定会失却与同行竞争的机会。与之相反,批评式评论的初衷虽然不一,但最大的受益者是评论者本身。此类型文章可快速提升评论者在业界的知名度。他与所评论对象的关系是不熟悉甚至是陌生的。文章借助作品中的缺点,进行言语犀利的批评式分析,阐述很多评论家不愿说或不想说的内容,以达到吸引公众眼球的目的。此类型文章借助媒体传播渠道,能够得到快速传播转载。而且被批评对象名气越大,文章产生的效果就越大,评论者受到业界的关注越大。可见,赞誉式文章多产生于相熟的师友关系之内;批评式文章多来自于相熟的师友关系之外。
这种现象的产生反映了艺术创作和美术评论的行业特点。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艺术品,也没有绝对完美的文章内容。任何形式的艺术总会存在不同的优点与缺点,水准再高的评论家也会有性情、喜好、处境、审美的差异。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必然形成不同观点的内容。
其实,对于美术评论家来讲,无论是赞誉式还是批评式的文章,内容质量是最重要的。只要所表达的观点具有专业性和独家性,能够对作品负责、对读者负责,都会有其积极意义。比如赞誉式文章如能减少千篇一律的“套路式”评论,真正贴近人物和作品,写出角度独特、观点新颖的内容,必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批评式文章如能避免“一刀切”、“论断式”的评论,能够有理有据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相信也会被创作者接受吸收。归根结底,美术作品评论的最终目的是为艺术本身服务,为整个艺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服务。
美术作品评论具有双向性的特点。作为评论家,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学识,还需要对行业现象要有深刻解读和深入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以开阔的眼界,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做好美术评论工作。作为观者,也要具备多思维的思考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多角度看待美术评论中正面或反面观点的内容,避免因个人喜好影响对艺术作品及现象的正确认知。而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美术评论家需不断提升学养,真正做到才配其位、名配其位。因为,才配其位,所述观点言之有物,则能避免争议;名欺其位,所述观点言之无物,必然招致争议。
隋永刚(作者为《北京商报·典藏艺术周刊》主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