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物流保供,精准防疫的“动静”之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22-04-13

这几天,被困在路上的货车司机火了。在多点散发的疫情中,一些货车司机到处奔波,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在所难免,成为重点防疫人群,劝返、不予通行、滞留服务区、车上隔离等遭遇层出不穷。

疫情防控需要“静”下来,而经济社会发展又需要“动”起来。动静之间,集中在货车司机身上的物流矛盾,关系着跨地区公路运输是否通畅,城市内部物资调配是否及时,成为保供难题的典型案例。

物流货运,一头连着大家的餐桌、关系民生保供,一头连着企业生产,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物流受阻,意味着棘手的情况往往不是没有需求,也不是没有物资,而是客观情况下,两者的流通被阻断了。

没有物流通畅,供应链的稳定和恢复将无从谈起,社会就无法调配资源,持续发展。物流堵塞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短缺”。无论对疫情管控区还是非管控地区来说,物流系统一旦受到冲击,供给短缺随时显现,囤货情绪高涨,挤兑风暴说来就来。

除了货车司机,一天收入过万的快递小哥,使出十八般武艺的社区“团长”,被买菜难住的城市居民,为囤货焦虑的广大网友,在保供战线里频频成为焦点的各种角色,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共同指向了现代城市生活的痛点——流。

供应链条涉及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而物流贯彻始终,让每一个环节紧密咬合,直接影响供应的成果。围绕保障物流,多部门密集出台各种举措。一周前,交通运输部强调,要依法依规制定通行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一刀切。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加强物流运输和要素保障协调,打通堵点卡点。

本周,个别地区疫情仍在焦灼状态。国办下发通知,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

面对当前的困境,简单地“管”和“放”并不可取。精准防疫,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困境。疫情之下的人员流通是重中之重,参与物流人群的流通应成为城市治理的大课题,需要公共卫生、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社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协作推进。

而人之外,在具体执行环节,减少人的参与和交互,智能运输末端配送无人驾驶“车辆”或者机器人上岗,在封控场景下找到更多用武之地,在疫情中有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此实现在特殊情况下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整合。

根据最新发布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也应成为防疫物流保供的重要探索方向。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