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2022:中国企业经营变量与年度管理关键词

出处:中外企业文化 作者:苗兆光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2-04-12

我们每年都讨论新的一年的“变和不变”,而比“变和不变”更第一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把着眼点放在哪儿会更有价值?我认为,与“变与不变”相比,讨论如何从短期的变化里看到长期性意义,是更有价值的。因为任何企业不能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短期变化上,不能围绕着短期变化,而应该建立在更有长期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可以观察,宏观变量、中观变量、微观变量对企业的影响到底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

1

01 洞察环境变量

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增长即经营”的模式需要反思和升级,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社会的主要任务是耗散几十年快速增长所积累的“熵”。

从宏观上看,现在对企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在降速。过去30年中,整个国家大系统是在一个高速度下快速、粗放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增长是个万能钥匙,可解决很多问题。举个例子,国家整个GDP增加了1万块钱,分配再不均,因有增量,在增量中分享,无非有人拿走了9000块,有人拿走了800块,有人拿了1块,有人拿了5毛,但因有增长,所有人都获益,可能不公平,但不会出问题。它有一个“最优解”,最优解存在时没有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企业也会贯穿这样的思想,“增长即经营”。大家一讨论经营问题就是增长来源在哪里,把“经营”这个词等同于“增长”了,这是过去一直以来的思路。实际上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增长积攒的势能随时间增加会耗散。这种情况下,国家大系统在从快速增长往高质量增长转型,这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变量。

在这种宏观环境变化下,国内结构性问题就出现了。长期在以增长为目标下必然形成的一些“熵增”如: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产业畸形发展;供给结构不合理,占居民支出比重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社会性地急功近利,关注直接增长结果,而缺乏长期创新投入等等。因宏观总体增长已消化不了它带来的“熵”,积攒下来的很多矛盾需要时间去耗散。这并不是说不要增长了,而是“增长即经营” 观念应刷新,从追求短期增长转向“均衡、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新技术变革

新技术变革——现仍然在新技术扩张周期上由互联网、数字化引发的深层技术变革正系统性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大势所趋不要躲避,需要务实而勇敢地加入。在技术变革的影响层面,这几十年经济发展最大的引擎还是新技术,沿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继而引入的区块链、元宇宙这一条技术路线发展的变革,类似于从燃料化学能、蒸汽热能,到机械能、电能这一技术周期带动的工业革命,这个技术周期的影响正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层面,系统性深入到各行业,可能从底层改变一些行业运行逻辑,短期内看变化的冲击肯定是恼人的,但长期看这是技术进步驱动的升级变革潮流,只有主动拥抱。难题在于很多企业感觉无从下手,投入不知能不能带来收益,不投入害怕真有一天活不下去。企业还是秉持务实态度看待新技术,技术服务于商业,商业基本要素还在那里:如何有效获客、如何有效把握需求、如何有效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如何有效交付、如何有效评价、如何有效地控制……要研究技术能在每个环节上带来什么,弄明白再投入。如弄不明白怎么办?那就先投入一些,目的是弄明白。

疫情与防控政策

疫情与防控政策——疫情是近两年最大的环境变量,不仅对企业现实经营干扰,也在很多方面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经营根基。疫情显然对现实经营干扰很大,很多产业尤其是零售业态受疫情影响最突出,哪个地方一旦出现疫情,零售业态立马就出问题了,餐饮、服装等,凡做零售都会受到影响。但疫情带来的影响决不仅是短期销量冲击,而是对整个产业资源的配置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企业必须重视这一点。很多人总想着“等疫情过去就能恢复原来的经营了”,这个想法很危险,因疫情已带来很多基础设施变化,如数字化应用、数据打通。也有一些行业影响更大、更直接:医疗行业以前核酸检测技术没那么强,现在核酸检测已成普遍应用技术,整个医疗保健系统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改变了这一产业的基础设施;还比如mRNA新技术,(中文译名“信使核糖核酸”,是由DNA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携带遗传信息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过去很多年内都没太大发展,但新冠疫苗研制需求迅速促进了mRN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政策给企业生存发展带来的一些变化也不可逆转,如人们生活方式开始往线上迁移,消费线上化、办公线上化、商务活动线上化等。以前不习惯线上会议,现在习惯了;以前不习惯线上购物,现在习惯了。线上配套设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改善,体验也越来越好。如把 “线上化”看作“移民”过程,线上是新大陆,疫情就像一次强制移民,动态清零政策就像移民令,加速了搬迁过程。并不是说过去的技术不能满足线上体验要求,而是更多人不能接受线上,总觉不能见到本人就不能建立信任,但疫情强迫人们习惯和体验改变。疫情带来的需求与体验往线上迁移,这种变化不可逆转,那企业就要意识到,经营根基已产生变化。不能再把疫情视作短暂意外,基于过去经验来作为战略依据。

产业变量洞察

产业变量洞察——上述宏观变量会落实到各个产业变量上,虽对不同产业影响不一样,但所有产业逃不过这几大变量。企业要基于对“变量”的洞察联系自己所处产业来作出解读和反应,这时要去看宏观政策变量中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中短期的因应之举。如“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就是一项长期政策,国家会采取措施刺激国内经济循环,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在消费心理中,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性低,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性高,所以国家要刺激经济内循环,必然会把保障和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作为着力点,让人们有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与此同时就要让人有安全感、保障感,有了安全感才会去消费。所以,一方面凡影响人的安全感的行业都会受到整顿,地产、教育、医疗……这些行业的暴利时代一定会结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对创新的鼓励,让人们能为创新买单。既不希望老百姓压力大,又要想办法满足需求,这只能通过创新。还有,共同富裕的政策会带来什么变化?就是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不公平,过去数年的粗放式增长拉大了差距,降低这种差距和不公平是这一政策的基点。顺着这一思路往后演绎会得出什么结论?如身处劳动密集型行业要小心,人工成本会急剧增加。

总之在宏观政策层面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切入进行了结构调整期,所谓“啃硬骨头”时期,国家政策执法环境会越来越强势,且会落到各行业上,企业不要存侥幸心理。

1

02 2022年度主题词:刷新 保守 低调

企业层面的变量——宏观变量、产业变量最后都会落到企业这个微观变量上。除宏观层面变量、中观产业变量会对企业有影响以外,企业还会遇到自身问题,如说企业交接班问题。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民企,目前批量性进入交接班,即便不交给自己子女也应交给新一代领导人。这个交接班还不是家族传承,而是基于企业层面传承,在微观层面上企业集体遇到了问题。

宏观、中观、微观这些变量集中起来,对企业来讲如何认知?通过上面分析,可看出外部环境在不确定之中还可看到确定方向。企业应针对这种确定的变化重建自己的经营、管理与组织系统,在这里提炼未来2-3年企业经营的三个主题词:刷新、保守、低调。

刷新

刷新:围绕着环境变化自我更新——无论是大、小、中企业都会遇到问题,如大企业原都是强势扩张逻辑,它们在共同富裕等大的社会变动面前可能开始不适应。在这些社会环境变化面前,企业首先需更新自己,如不更新自己就会发生不适应问题:要么是社会轰你下场,要么是自己经营业绩出问题,要么是员工会跟你对立。建议企业从这几方面去刷新自己:

1.从量到质。“增长即经营”这个观念一定要更新,要从增长转化为成长,尽管会蒙受短期痛苦,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企业成长跟人的成长一样要从量到质,再走规模化野蛮扩张路线。

2.从竞争到和谐。从发展逻辑上把中国企业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从进化角度也可说“三代企业”,目前是这三类或三代企业共存时期。

第一种类型企业是以竞争为导向,发展逻辑是弱肉强食、强者生存, “野蛮增长”“狼性”都建立在这个逻辑之上。第二类型企业比第一种类型的企业进化了一个级别,它以需求为导向,更关注顾客体验,把顾客当第一性,把竞争当第二性,服务好顾客是首要的,竞争只为了排除干扰。即便是这一类型企业也遇到了问题,如果只是基于需求,阿里进入社区团购是对还是不对?从需求导向来看没错,但用发展眼光看就是垄断,所以纯粹的以需求为导向也会有问题。第三种类型企业要再进化一层,从需求导向升级为生态导向,跟社会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既要实现经营成功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未来所有企业都要往这个方向升级。

3.在研发和生产领域内创新。过去中国企业创新领域基本集中在营销领域,在零售环节创新较多,但现在中国创新须从营销领域往生产领域和技术领域转移。因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是发达国家会阻断我们产业底层技术,如我们的企业再不往生产领域和研发领域转型的话,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空间必然受阻。

原来往研发领域转,现在发现也不够。为什么?尽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在制造领域里的技术积攒并不多,制造业还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基础之上。世界上大量国家走到中等发达的时候,企业遇到最大问题是劳动力成本消化不动了。中国多年依然靠劳动密集型,换句话说就是用一批低收入劳动力养活了制造业企业。现在国家的政策开始调整,在共同富裕理念下低收入阶层收入会增加,如在制造领域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升级,未来几年商业模式无法维持下去。另,原来我们的企业还有一个逻辑是:一定要离客户近,占住了客户端就能去洗劫上游产业链,这种逻辑以后会受到挑战,离客户近没错,想打劫上游要反思,垄断客户界面、对实体产业挤压的平台,后面的挑战会越来越大。企业要刷新企业经营底层逻辑,否则谈应对是空话,只是做表面应付功夫,更是自我伤害,应付不了多长时间。

保守

保守:“扎硬寨”,以慎变应变——企业经营上要更保守一些,不要把变化当作真经念,盲目激进,而是要把不变的、确定的东西当做真经念好它。有一个词是共识——不确定。在有些产业不确定到近乎动荡,在这样环境里如过于激进,死亡概率会提高。从历史上、国际上看,活得久的企业都有一共同属性叫保守经营。企业要想活得久保守经营很重要,或说要更关注经营质量。当前在经济与社会结构化转型期,社会摩擦成本很高,摩擦代价也很大,企业要想不成为“代价”,需要保守经营。保守经营有以下两点:

1.生存高于发展。企业要守住生存线,生存线在哪里?比如说合规。各行各业都得合规经营,企业守不住生存线就不要去想别的。过去企业合规生存线很高,因大系统在增长,只要在增长,哪怕做得不好也有机会活。但现在企业要识别自己的生存线,生存高于发展。现有一拨“专家顾问”还在单方面强调“高增长”,到每个企业去兜售“倍增计划”。企业要远离这种危险思想,实事求是审视机会再确定目标。就目前大环境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是要先把“生死线”踩实再谋增长。

2.发展高于利润。生存线之后再求发展,发展意味着要把资源投入到那些长期有效领域里。说白了就是企业不要过于贪图利润,利润是装在股东口袋里的钱,装多了别人会看不惯。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行业,暴利不符合社会利益,不会有长期的存活空间。但企业把钱拿出去撒到社会也不一定是好事,毕竟这些资源只有在企业里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企业要把资源优先投入在那些对顾客、对整个社会有益的环节去发展,不要留多的利润让股东变现。长期看,不留太多恰留了很多,这就是辩证法,企业要有合理利润理念。

低调

低调:企业家该干企业家的事——在中国经营企业,低调是重要的一件事。中国正处于大变化、大迭代发展周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要面对中国这种快速更新、快速迭代的变化,过去三年还是正确的事现在就不一定正确。有人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没人有耐心去查看完整记忆。你在一个场景里所言所行是对的,但在另一场景下就不一定对。这说明了企业刷新的重要性,不及时自我更新,社会就会逼迫你自我更新。所以对企业、企业家来讲,埋头拉车永远不会有错,你的使命还是要把你的企业做好,把客户服务好,把员工带好。企业家的责任最小限度是别给企业招麻烦,企业专注自己的事都不容易,为什么还要给企业招麻烦?企业家保持低调特别合理。

文/苗兆光

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guanlizhisheng2015),本刊已获授权转载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3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