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车市环境复杂
2021年世界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巨大,变种病毒导致全球疫情防控一波三折,随着疫苗接种率提升、变种病毒致病性及致死率似乎降低,世界经济顽强复苏。2021年中国经济结构性高增长,由于疫情的世界影响,中国出口爆发增长,但内需不足情况严峻,车市入门及消费严重低迷。
中国的世界供应链地位提升。世界供应链的错配和美联储放水导致世界贸易环境复杂。为了应对疫情导致的衰退而采取的强力刺激政策是导致通胀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疫情导致的全球供需错配(商品、能源)是造成欧美国家通胀高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按美元计价,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05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其中,出口3.36万亿美元,增长29.9%;进口2.69万亿美元,增长30.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小幅下调至5.9%,其中中国增速8%;将2022年的预测值保持在4.9%不变,其中中国经济增速5.6%。世界银行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回落至5.4%。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5%。总体看,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复苏阶段,分阶段和战略性重启贸易、制造业和旅游业活动,也是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2021年因为低基数因素经济增速较强,2022年国内车市有经济回归因素的增速压力。
2022年国内经济增长量上的拖累因素明显,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投资承压,由于房地产近几年脱离国情的高负债增长,回归压力巨大,导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2022年随着世界经济重启,中国出口增速大概率较2021年明显下行。在目前国内疫情影响下消费持续疲弱;随着后疫情时代的美联储加息趋势明朗,外部流动性及产业政策环境的收紧,2022年外部环境对车市的影响巨大。
2022年车企面临的困难
2022年疫情防控趋势向好,但局部地区突发疫情带来防控升级仍会有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启动全球供应链再平衡,远期内产能冗余、产业转型持续承压的问题将在未来持续困扰中国制造业。由于疫情改善后中国出口增长放缓的不确定因素,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呈K型分化,导致购买力恢复不及预期,消费能力没有大幅提升,不利于入门级车市恢复增长。
2021年一、二、三、四季度当季GDP同比分别录得18.3%、7.9%、4.9%和4.0%,两年平均增速为5.0%、5.5%、4.9%和5.2%。短期看疫情反复、局部汛情、限产限电等因素均对三季度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冲击。此外,一些在长期来看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及“双碳”目标的行业监管政策,可能也使得经济增长在短期承压。由此导致购买力恢复仍待观察。2021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经营影响巨大,尤其是对品牌溢价能力较弱的自主品牌企业,有可能加速行业的洗牌;豪华车需求依旧旺盛,整体市场仍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疫情加速暴露的中小企业生存问题依旧严重,对就业消费等有较大影响。以鼓励生育为目的的政策快速转型也在短期内影响诸如教培、房地产等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此部分群体的大宗消费需求恐在短期内无法释放。
出口超高速增长后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21年的出口市场销量213.8万台,同比增长102%,以乘用车为代表的出口强势增长。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59万台,新能源市场持续走强。2022年的出口增长受欧洲新能源供需变化和政策影响的增长有不确定性。
芯片干扰因素的低基数影响消退。相对于2021年初的乐观判断,2021年的中国乘用车国内消费受疫情、水灾、缺芯、限电等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基数。按照年初预测销量与目前预测的差异,判断2021年缺芯因素预计损失150万辆左右规模。车市需求让位供给的现象会持续到2021年底。2022年缺芯还将小幅影响市场,2022年2月份消费低谷期会成为缓冲阶段,而后逐步转为需求导向决定市场格局。
春节因素对2022年带来丢量损失。2022年的春节在2月1日,节前时间较2021年缩短11天,带来的节前增量相对偏弱,损失20万辆左右的增量。这也使2022年的开门红难度增大。
2022年车企的机遇
2022年国内车市有一定的利好因素支撑。随着宏观经济跨周期调节、芯片供应、刚需拉动、新车效应、新能源继续发力等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改善,车市增长潜力是较好的。
中国车市韧性很强,老旧车辆换购升级需求具有可持续性。2022年高端需求仍将保持较好表现。尤其是2016年前的首购潮在2022年进入增换购高峰期,消费升级带来新一轮增换购的需求增长。
目前出生人口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房价管控、 “双减”政策等出台,长远看有利于汽车消费。预计有娃家庭增换购群体更多受到影响,有利于中高端换购需求改善和低端增购的进一步释放。
电动化与智能化持续带来车市增量。2022年传统车预计将总体相对持平,车市主要动力来源于新能源汽车。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仍会带来百万量级的增量。
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爆发增长,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0%,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5%。新能源乘用车的暴增与新能源客车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新能源车市场化的良好发展结果。
2022年车企突破
目前预测2022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复杂时段,对车市是更多的消费机遇。预计2022年乘用车市场总体厂家国内零售2105万台,增速在5%左右水平,考虑到芯片改善后的库存增量,加之2022年出口仍将保持高位,因此2022年批发预测在10%。
展望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600万台,相对于2748万台的汽车销量,新能源渗透率有望接近22%。在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1.5倍超高速增长后,2022年回归高速增长期。
由于全球通胀现象较明显,居民刚性生活成本提高,对2022年国内乘用车消费释放不利,加之年轻消费群体高学历化、不婚不育等问题有所显现。促进车市消费仍需要更多有效措施。
疫情下的需求是安全出行,因此对车市的拉动是高端家庭的出行需求。复数车辆保有需求强烈,换购新车需求强烈,入门级消费不旺。因此车企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实现后疫情时代新的增长。
传统车企需要抓住换购的机会。由于2022年进入后疫情时代,入门级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上出现一定的压力,但是中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依旧相对较强,尤其是在目前疫情相对来说传染力更强,而出行的安全保障需要更加安全的个性化出行,因此,家庭的换购需求跟家庭第二辆车需求,就将会获得较好的增长。车企需要抓住家庭第二辆车的增量机会,实现增购和换购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车企需要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尤其是要抓住豪华车和主流车型的高端车型的换购推动,这样使车市获得更好的增长。
新能源车要抓住增购需求。疫情后的车市普及是家庭复数保有的增长,第二辆车的换购机会推动小型车和微型车增量。2021年的A00级和A0级增量在今年仍会延续。新势力的高端新能源车也是增购需求的巨大受益者,疫情带来的刚性出行需求导致豪华车的需求转向不限行的电动车,因此疫情下的电动车有更大的增长机遇。
自主品牌抓住技术升级的混动市场机会。由于合资车企的成本偏高,混动车型的价格与节油收益不匹配,因此自主品牌在掌握混动技术后,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获得最大的混动增量潜力,分流合资品牌的燃油车需求。
中国车企需要抓住海外市场的需求机遇。2021年以来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导致的市场换购需求没有有效满足,国际二手车价格偏高,中国车企的传统车出口有了更好的价格环境,因此抓住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的传统车需求扩张海外市场,而新能源车抓住欧洲市场需求,实现欧洲市场的补贴环境下的差异化竞争,用电动车与欧洲燃油车竞争,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
文/崔东树(作者系中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2年03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