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理财

揽储优势不再 结构性存款发行“遇冷”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宋亦桐 李海颜 网编:王巍 2022-02-24

随着假结构性存款“清退”,在优化负债结构的背景下,曾一度被视为保本理财替代品、银行揽储利器的结构性存款风光不再。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调查发现,目前多家银行已无结构性存款产品在售,在售的产品数量也相对较少,最低收益率与定期存款利率相近,普遍在1.1%-3.5%。在现有状况下,结构性存款规模、利率走势又会如何?未来结构性存款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

部分结构性存款难觅踪影

结构性存款主要由普通存款和投资金融衍生品构成,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率的业务产品。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家北京地区银行网点调查发现,在部分银行网点,结构性存款产品已难觅踪影,客户经理透露,行内已无结构性存款产品在售。

“我行没有结构性存款。”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说道,自2021年11月开始该行就很少有结构性存款产品发售,目前只有定期存款、非保本理财产品以及保险产品。另一国有大行大堂经理也表示,“我行无结构性存款产品,目前仅有存款和理财产品在售”。无在售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不仅有国有大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也透露暂无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已经很久都没有结构性存款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坦言,“我行目前无结构性存款产品,只有存款、理财产品,至于后续是否会有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目前还不确定。”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结构性存款规模继续压降,其中,国有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幅度最大,个别国有行已停发个人结构性存款,一方面是受监管约束,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存在压降负债成本需求。

2019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要求一年过渡期后,“假结构性存款”需整改完毕。自此,结构性存款迎来规范和整改,规模也逐渐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央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5.98万亿元,虽较2021年12月环比上涨17.55%,但较2021年同期下降了14.85%,较2020年4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小高峰时期的12.14万亿元,已下降50.77%。从结构上来看,中资大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同比下降52.81%、6.5%,中资中小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同比下降2.09%、4.67%。

“1月结构性存款发行规模环比上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银行较为集中申请发行额度,也是揽储的重要节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认为,整体来看,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遇冷”,一方面,国内强化存款市场监管,银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稳定整体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较大程度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揽储意愿有所下降。

收益率“吸引力”不足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保本理财渐次退出市场,而在此期间,兼顾收益与风险的结构性存款一度成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银行揽储的利器,彼时客户经理介绍结构性存款时通常会采用“保本保高收益”的话术,吸引客户存款。不过,从目前来看,随着假结构性存款“清退”,银行通过结构性存款揽储的意愿也随之降低,在销售产品时客户经理通常会强调“只保障本金和最低收益率”。

“此前,假结构性存款会将障碍价格划分得特别宽,设置得也较为简单,使客户很容易拿到中档或高档利率,客户愿意购买,也成为银行的揽储利器。”一家正在发售结构性存款的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坦言。但随着假结构性存款的“清退”,结构性存款只能保证本金和最低收益率,至于最终收益率如何还需要看挂钩标的市场表现。

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无论是否有在售结构性存款产品,客户经理普遍会对稳健性投资者推荐银保产品。上述国有大行客户经理建议,“稳健型的客户可以看看按期缴纳的保险产品,3.5%复利滚存,存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一位城商行客户经理也表示,“我行现有的结构性存款挂钩的是欧元兑美元汇率,具体收益会根据挂钩标的进行变化,此前也出现过按最低收益计算的情况。现在想保本保险产品更有优势,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

客户经理为何热衷于推介银保产品?刘银平认为,一方面,随着监管趋严,收益稳定的假结构性存款越来越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银行代销银保产品获取的佣金比例要更高,会更加积极推荐。

除了产品发售量较少之外,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也不再“吸睛”,利率普遍在1.1%-3.5%,最低收益率与定期存款利率相近。据前述城商行客户经理介绍,该行共有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售,起存金额均为1万元,收益率在1.1%-3.47%。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其中一款期限为181天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最低年化收益率为1.65%,略高于该行3个月年利率为1.4%的定期存款。

从行业整体来看,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38天,较上个月缩短2天;平均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28%,环比上涨2BP;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3.13%,环比下降4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1%,环比下降6BP。

谈及结构性存款收益率逐步走低的原因,周茂华表示,一方面是国内监管部门着力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秩序、稳定银行整体负债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从同业存单利率看,银行整体负债压力有所舒缓,结构性存款利率不高。

短期退出市场可能性不大

由于结构性存款兼顾存款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在初次购买时也需要像购买理财产品一样,进行录音录像、风险评估。在一些银行客户经理看来,结构性存款更像是存在于存款和理财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而随着保本理财完全退出市场,在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不排除会有“消失”的可能性。

“目前已经没有保本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可以说是过渡方案,但未来随着市场发展、监管完善或变严之后,结构性存款可能慢慢会被剔除或者划归到不保本类别中。”上述理财经理分析道。

谈及未来结构性存款发行规模和利率趋势,刘银平认为,国有大行可能会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但是中小型银行缺乏稳定的存款来源,压降动力不足,某些节点还需要依靠结构性存款冲量,结构性存款短期内退出市场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监管硬性要求。周茂华表示,结构性存款利率整体维持低位运行格局,主要从目前宏观政策重心偏向正增长,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银行整体负债压力稳定;同时,国内继续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助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那么在现有情况下,投资者是否值得购入结构性存款?购买该类产品时应当注意什么?刘银平认为,整体来看,结构性存款期限偏短、收益率要高于同期的定期存款,如果投资者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要求较高,结构性存款还是适合购买的,不过要能看懂产品说明书,尤其是收益计算规则,了解产品到期收益率大概能达到的水平。

“结构性存款更适合想保本但又不想做时间太长定期存款的客户,短期之内本金安全,收益又能比普通的活期高一点。”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建议道,不过客户如果想通过结构性存款去赚取高收益,需要对市场有很强烈的认知,例如能判断金价下一步的走势、上涨或下跌空间,再根据自身的预测去找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李海颜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