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产经中心 > 体育频道

服贸观止|“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教育如何破冰提速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晓 网编:产经中心 2021-09-05

主办方供图

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的目标,冰雪教育不可或缺。9月5日,2021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冰雪教育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园区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体育界领导、体育高校校长以及雪场经营嘉宾等,共同探讨中国冬季运动人才培养之道,为冰雪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教育短板制约产业发展 

即将来临的2022年冬奥会给中国的冰雪运动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需要注意的是,冰雪运动热潮在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同时,仍有一些短板制约了这一“白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亟待破解。“规模小、供需不平衡、角色不清是目前我国在冰雪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日论坛上,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子朴说。

“在人才队伍涵养上,不管是旧有的体育院校,还是新成立的冰雪学院,都以培养传统冰雪运动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为主,学科培养模式没有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在供需对接上,随着2022年冬奥会临近,一方面,冰雪运动的市场需求很旺盛,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增加冰雪专业设置,但实际上,这两头都旺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很好的嫁接,简言之,我培养的人才未必是你们需要的,你们需要的未必是我能培养出来的;在角色定位上,一些高校看似增加了冰雪专业,但是它只是一个简单叠加,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种专业内涵定位的不清晰、未能有机整合,也将导致培养不出适应市场发展的冰雪运动人才。”王子朴说。

除了冰雪人才培养难题,冰雪运动走进校园也是一大挑战。人民网人民体育·人民冰雪总监彭元表示,从全国来看,冰雪走进校园压力是很大的。一方面是地域压力,南方冰雪资源条件短缺本身就是一个瓶颈;另一方面,由于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冰雪运动大部分目前还是一种成本比较高的运动方式,向全民普及冰雪运动依然任重道远。

“我对全国11个院校的冰雪专业进行分析后发现,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对雪上运动安全防护这一专业门类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我们有冰雪教育的人才、有冰雪制作业的人才,还有冰雪宣传产业的人才,但是我们在冰雪防护和运动安全方面还处于还是一片空白。”北京教委冰雪进校园项目负责人左伟表示。

各界合力锻造教育长板

如何加快供需适配的冰雪人才培养、如何健全冰雪教育体系建设……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论坛上各方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SNOW51集团副总裁朱骥在分享冰雪教育经验时认为,创造充满爱好与兴趣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做好冰雪教育普及的重要关键是全家参与且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孩子因为快乐、开心才会建立兴趣爱好;家庭一同互动参与才能形成社群;更积极主动地快乐学习和不懈训练才能有效学习和快速成长。”会后,朱骥告诉北京商报,SNOW51正在积极践行这方面的理念,公司每家门店的布局、设施和氛围都力求为参与者提供亲情、友情、健康、快乐的源动力。

社会各界携手创新冰雪文化宣传方式,有利于向全民普及冰雪运动的知识与理念。“通过一个视频方式,来对中国青少年进行高效、大面积冰球运动知识的普及,完成教育部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创新冰雪运动教育方法,增加冰雪运动的教育’这样的任务,这种方式非常好。”彭元介绍,冰球小课堂是由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球运动学院和人民体育一起联合出品的,其一大目的在于普及冰球知识,普及冰球文化,推动冰球技术的认知,学会欣赏冰球。实践证明,这种小课堂收效甚好。

体育高校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夯实冰雪人才培养各方面基础。“我们坚持高水平、小而精、国际化、服务型的办学定位,突出体育教育、奥林匹克教育、体育人工智能,实现体医工融合。围绕这样的目标,上学期冰雪学院成立了,形成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定位,突出交叉融合的背景;学校去年一年的科研经费也超越了过去近50年发展过程中的科研经费总额。 ”王子朴说。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王晓  图片来源: 主办方供图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