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潘家园频道

潘家园携手景德镇 双IP开启陶瓷文化周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胡晓钰 网编:肖玮 2021-05-13

5月15日-23日,“京都博雅 瓷韵芳华”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北京潘家园第三届陶瓷文化周活动将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开启。据介绍,两大文化IP自2017年起就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交流。本次陶瓷文化周延续前两届展会的高标准、高质量以及强大影响力,多位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和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携佳作到场,力求为首都人民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陶瓷盛宴。潘家园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潘家园IP,未来也将持续跨界、跨地域,谋求更立体与多元的合作之路,塑造文化产业全链条平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器与窑“跨越”亮相

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年传承,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即将现身北京潘家园第三届陶瓷文化周现场。

作为中国的瓷都,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陶瓷文化和制瓷技艺集各大名窑之大成,历久弥新的陶瓷文化,也在世代工匠手中传承创新发展。文化周期间,游客将看到景德镇陶瓷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匠人、器型、釉色。

据景德镇瓷博会官方介绍,中国美术陶艺大师、江西省陶瓷彩绘一级技师徐水莲,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繁国,市级非遗传承人余国琴、何淑辉、李阳春等多位大师将亲临现场。另外,各具特色的古窑技艺也将在本届展会中精彩呈现。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的景德镇古窑瓷厂将由非遗传承人刘国铭、刘鲜发携宫廷技艺亮相。明代官窑器之首冠的景德镇成窑器也将悉数展出,景德镇成窑陶瓷研究所不仅延续了明代“成窑·斗彩瓷”的烧造,更成功创烧出“成窑·青白瓷”。始于民国时期,名家辈出的钟家窑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复原了南北宋、清朝时期已经“断代”的工艺,此次也将携柴窑青花、珐琅彩、官窑等重量级精品为文化周添彩。

两大文化IP三度联手

潘家园与景德镇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的合作最早始于2017年。公开资料显示,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创办于2004年,经过17年的发展成为陶瓷文化的国际盛会。2017年10月,潘家园展团赴景德镇参加第十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自2018年起,双方每年通过举办陶瓷文化周的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在业内形成新的文化品牌效应,实现了跨地域优质文化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两大文化IP的三度携手,合作也日渐多样与深入。例如,2019年文化周活动中的“文化互动”环节由第一届的专家授课变为文博界、设计界大咖现场实物讲解,更直接地与参观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

“本届文化周将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有最传统的展销形式,有体验和互动,也将首次纳入拍卖环节,并通过潘家园抖音直播基地联动线上直播。合作以展会为切入点,延展至潘家园市场的其他板块。”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副总经理张悦介绍道。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追求生活美学的当下,陶瓷产业需要以创意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打造品牌;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可以区分出不同档次和价位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但这同样需要品牌拉动。

潘家园与景德镇多年的合作,正体现了品牌的联动效应。在瓷器爱好者看来,陶瓷文化周交流活动的举办让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受众能在家门口直接与制陶大师对话,观赏购藏正宗的景德镇陶瓷制品,便民惠民。据张悦介绍,在过往两届活动中,优质展商的销量屡创佳绩,“展商在活动中的销量和签约效果都不错,能达到千万销量级的订单,由此可见民众对景德镇瓷器文化的高认可度”。有景德镇参展商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积极“走出去”通过展览密切交流,非常有必要。

走出市场的“潘家园”

打破地域的界限,潘家园与景德镇两大文化IP联手文化传播与品牌效应显著。张悦表示,潘家园市场内处处可见经营老瓷器、新瓷器的商户身影,让融合了“雕塑、绘画、书法”艺术的个性化、精品化、高端化陶瓷工艺品一直活跃在消费者视野中。此次文化周的举办,将会极大补充潘家园市场内的瓷器产品,更好地输出陶瓷艺术文化,密切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

景德镇瓷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走出原产地与潘家园的合作正是基于双方相同的受众群体;跨界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双方相得益彰的方式。活动的举办可以更好地宣传景德镇品牌,树立消费形象。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近年来潘家园IP与景德镇联手打造陶瓷文化周,与孔夫子旧书网打造古旧书博览会,每年参展五台山佛博会,让“潘家园”走出市场,加乘各类知名文化IP。

“潘家园立足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未来也将向着多元文化平台方向迈进。在服务好专业受众以外,希望影响到更多的爱好者和年轻人。”张悦指出,期望潘家园文化IP成为一个更立体的概念,未来也将持续跨界、跨地域,谋求多元的合作之路,塑造文化产业全链条平台。

北京商报记者 胡晓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