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认识的艺术家之中,很多都是名人的后代,这是书画圈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之下,他们或书或画,通过作品向朋友们展示着个人的家学和才情。
名人是历史上在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军事等方面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一定贡献的人,由于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学、为官等方面的正统士人气质,而为后人所景仰、所怀念。一般来讲,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有良好的家训、家风,并在一代代家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所体现出的清雅、守正、严谨、博学、有恒等品行,成为很多中国人持家做人的精神财富。
我对历史名人的兴趣是从进入大学之后开始的,当时喜欢读一些名人家训,印象比较深的有《清代名人家书》、《曾国藩家书》。工作之后,我机缘巧合的结识了不少名人后代,得以近距离感受他们身上的独特气质。年过七旬的画家张守涛,就是我在春节前刚刚认识的一位名人之后。
张守涛的家庭有着许多令人熟悉的故人和往事。他的五世爷爷张佩纶是晚清政坛上一位有正气、有骨气的官员,五世奶奶为李鸿章之女李菊藕。在晚清中法战争期间,张佩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是强硬的主战派。民国才女张爱玲是他的子女之一。从家庭辈分来说,张爱玲是张守涛的姑奶奶。一个家庭,几位名人,这样的家学环境不仅是令人羡慕的,同样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作为家族后人,张守涛如在桃花源中,悠然的过着读书、画画的文人生活。
两位长辈,一位是主政一方的晚清翰林,一位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学家,各自留下了一段起伏而又精彩的人生轨迹。张守涛并未沿循长辈之路,而是将自己的兴趣放在了艺术创作和美术史论研究上。
张守涛五岁时,在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主持下,拜山水画家胡佩衡先生为师。提到胡佩衡先生,很多学习山水画的人并不陌生,他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流行甚广的《芥子园画传》的选定者。此外,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所著的《山水入门》一书,由民国时期山水画家贺良朴作序,被蔡元培先生称为“中国山水画之解剖术”。《山水入门》文字精炼,技法清晰,图示准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能够撰写出这样一本高质量的山水著作,足见胡佩衡先生的艺术造诣。
在老师的指点下,张守涛不仅得到了正统的艺术启蒙教育,还经常跟随老师去拜访齐白石先生等大画家,开阔自己的眼界。张守涛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大量老师的珍贵资料,其中很多是与白石老人有关的。他介绍,老师与齐白石先生相识甚早,并为他出版了最早的一本画集,这本书由于出版时间过长,现在已经很难寻觅。另一本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是公认的研究齐白石艺术的重要著作。
或许是受到老师的影响,平时就喜欢研究、思考的张守涛后来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就读,一边搞艺术史论研究,一边进行艺术创作。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今天。
张守涛艺术史论著作颇丰。在他的画室中,摆放最多是中外艺术书籍,而且品类多,版本全。令我感到比较惊讶的是,不管是谈到画史上哪一位艺术家,他都能很娴熟的从书架上找到相应的材料,边翻阅查找,边与朋友交谈。想必对于那些陪伴在身边多年的书籍,他早已熟稔于心。由此,我也感受到他对艺术的从容与自信。
史论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艺术大家均有重要的美术理论文章或专著问世。张守涛在多年的艺术历程中,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守涛》卷等几十种画集。同时,他还撰写了《中国花鸟画章法图例》、《守涛说画》等著作,前者主要阐述了中国画构图特点、技巧、规律。构图对于一幅优秀的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西方绘画都是如此。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体现在藏、露、穿、插、聚、散、走势及与疏密虚实的关系之中。张守涛结合自己多年的学识修养,在书中为读者做了专业的解读和示范。《守涛说画》是一本类似散文的学术著作,其中有论文也有散记,主要记述了他学习、研究、创作的经历和生活、交友的人生感悟,文章平实、自然,可读性很强,生动再现了他的生活状态。
习惯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张守涛最近正在编写《中国山水画教学大纲》、《山水画简史》、《中国画史籍概论》,已经接近完稿的几本新作都是由他手写完成,这种严谨的态度显示了他的治学方式。
张守涛的绘画题材多元,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等,其中尤以山水见长。他的山水画深受传统影响又不乏新的创造。作品用笔稳健,笔墨谨严、意境清新,笔下既有泰山、华山、太行等名山,还有表现田园情趣的小景。此外,他还创作了很多从国外写生归来创作的作品。
张守涛早期的山水画受老师胡佩衡先生影响较大,喜欢画一些气势险峻、雄浑的险峰。后来,老师对他讲到:艺术要创作符合自己性情的作品。他开始在生活中寻找新的艺术方向,最终转向田园山水创作。张守涛的田园式作品充满生活情趣,笔下的物象很多,农舍、村镇、竹林、飞泉、渔舟、漓江……他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灵活多样的运用多种表现技法,或水墨、或青绿、或重彩,在山水草木之间,营造出可居可游的画境。除了山水,张守涛的花鸟和人物也别具一格。他画荷源自于对周敦颐《爱莲说》的喜爱,所创作的荷花有出水芙蓉的姿态。笔下的人物,以轻松潇洒的笔墨挥写释道人物,呈现出浪漫主义的情趣。
“心思所至”、“有感而发”是张守涛在画作中常常使用的两方印章,间接体现了他的艺术观点。张守涛认为,有感而发不是说等到灵感突发时才作画,而是说每幅作品都要融入自己的真性情,正所谓国画之魂在于“有我”,万象为客宾。他引以为自己的创作准则,去画心中的画,而那些格调清新、气息平淡的作品,也很好的再现了他平和、谦逊、淡雅的个人性情。
张守涛在艺术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七十余年的艺术历程,家学的传承、名师的亲授,个人的悟性、思索和坚持共同成就了他的绘画艺术。未来,他也将会用新的艺术著作和作品呈现对艺术的思考。
隋永刚 (北京商报《典藏艺术周刊》主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