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儿艺获悉,作为中国儿艺首部关注视障人群的儿童剧,《听见梦想》将于十一国庆节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首轮演出15场,并于首演场及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开展公益专场演出,邀请视障人群走进剧场观看演出。
该剧讲述了开盲人按摩室的爸爸,为视障女儿轩轩铺好了一条连家门都不用出的人生路,不料,就在那个即将要报志愿的假期里,轩轩却对钢琴调律动了心,她表现出的听力天赋打破了父女二人平静的生活。然而,这个选择注定了荆棘丛生,也一步步揭开爸爸潜藏心底的秘密和隐痛……在追寻梦想和呵护亲情之间,父女二人陷入了两难抉择,而离去了12年的妈妈,也以全新的样貌闪现在了女儿的想象和逐梦之路上。
《听见梦想》是中国儿艺首部关注视障人群的现实题材剧目,这次创作为何聚焦到了视障人群身上?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俐表示, “儿童戏剧就是牵着孩子的手,去认识世界的每一次探险,这次我们带着孩子走进没有走进过的视障人群的世界,在特殊的人群找到一种‘共情’,一种体谅和了解,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这个假期走进剧场看一看,这样的孩子和这样的爸爸是怎么生活的,想一想自己。”
本次创作面对的是特殊人群中的极特殊案例,这也是对《听见梦想》剧组提出的一次巨大挑战,“深入生活”成为该剧创作的关键词。为了探寻视障人群的世界,主创团队于6月5日至11日赶赴青岛采风,走进青岛市盲校采访视障钢琴调律师蓝兰等,了解典型人物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通过深入生活采风,导演和作曲还确定在这部剧中贯穿使用手摇铃音乐来推动剧情发展。主创团队在创作时,还会长时间把眼睛遮住,试图体会那种特殊的感受。在生活中,主创们也会有意识地走近视障群体,与视障人士交流,并被他们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深深打动。
“创新”是该剧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从剧本到二度创作的每个领域,《听见梦想》主创们始终在一起不停地实验、创新,大家都在探索全新的创作模式。剧组想通过努力,不仅让视障人群,也让所有的观众感受到来自戏剧的力量。在剧本的创作中,编剧傅玲穿插了部分叙事体戏剧的元素,利用间离效果,多时空、多层次、多重感观体验,去探寻人物丰富的心理变化和精神世界。
导演赵宇从现实生活中视障人士听力的高度敏感这一特殊的角度出发,力图让表演深入视障人士的想象空间,碎片化、间离地闪现他们脑海中的想象世界。并极致的运用听觉的层次感、色彩感和性格感体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烘托舞台动作与空间的合理性。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杨菲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