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产经中心 > 体育频道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体育企业应做业态融合的促进者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晓 摄影记者:王晓 网编:产经中心 2020-09-06

北京商报王晓摄

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王晓)9月6日,在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表示,近些年,中国体育改革深入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体育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不过,我国体育服务业总体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偏小偏弱等短板。对此,李颖川从新科技、新动能、新时代和新形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希望。

“‘十三五’以来,政、产、学、研各界通力合作、多点发力,体育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李颖川介绍,2015-2018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15.9%,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4%,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年均增长27%,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0.8%增长至1.1%。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体育服务业占比从49.2%上升至64.8%。其中,体育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2018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过,李颖川也指出,成绩固然可喜,但我国体育服务业总体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偏小偏弱,体育服务贸易进口大于出口,结构也有待优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体育服务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体育行业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呈现出了诸多新亮点,健身休闲业强劲增长、户外运动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家用健身器材销量同比增长269%,国内市场各类型自行车全线售罄,仅5月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45%。

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李颖川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拥抱新科技,体育企业应做前沿创新的弄潮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体育企业应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提高自我革新力、增强科技创造力,坚持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发展理念,积极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发引领体育消费的新产品、新服务,探索利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锻造推动行业发展的品牌标准,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第二,汇集新动能,体育企业应做业态融合的促进者。近年来,“体育+”“+体育”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体育教育、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日益丰富,体育在医疗、养老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不断深化。体育企业应进一步落实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全产业链条,打造体育消费新内容、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进一步加大高质量体育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

第三,立足新时代,体育企业应做经济复苏的生力军。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体育企业应顺应体育消费需求释放、居民健身健康意识提升以及体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成长,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稳定体育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促进体育消费升级、扩大体育产业规模,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增长贡献体育的智慧和力量。

第四,顺应新形势,体育企业应做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排头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体育企业作为体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排头兵,对内应积极依托“国内大循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筑牢发展基础、培育竞争优势;对外应广泛开展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合作,在引进优质体育产品的同时,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文化推向世界,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自强奋进的国际形象。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