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赛事直播空白期后,体育版权的运营者开始运作更多的模式,寻求变现可能。7月10日,针对中超免费直播的消息,PP体育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PP体育经过多年的互联网商业探索,体育内容的特性与苏宁自身的零售基因相吻合,并可以与零售业务产生巨大的商业能量。
7月9日晚,PP体育正式宣布,“本赛季PP体育中超全部场次直播会在移动端全部免费”。这也被业内视为体育版权运营者打破内容收费模式,布局泛体育圈的开始。实际上,疫情的影响也揭示出一个现实,体育版权价值链的抗风险能力亟需提升。当体育赛事版权难以变现,运营者必须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吸引粉丝,开发更广泛的收入来源。
免费直播引流
7月9日,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PP体育总裁王冬在线宣布,“本赛季PP体育中超全部场次直播会在移动端全部免费”。这也是PP体育获得中超联赛版权后,第一次试水移动端全场次免费直播。
根据中国足协新赛季的计划,中超7月25日开赛,16支球队将以蛇形分组的原则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大连和苏州两个赛区进行赛会制比赛。第一阶段小组赛将进行14轮总计112场比赛,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争冠组和保级组的比赛,降级名额确定为1.5个,赛季场次缩减到160场。第一阶段将进行全封闭方式,球迷只能通过新媒体和电视转播观看新赛季中超。
此前,已有消息称,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要求PP体育要免费,尤其是移动端,要全部开放新赛季中超直播。对此事,王冬不置可否,并直言这是中超宣布开赛后,PP体育在董事长亲自部署下确定的最重要的中超运营策略。
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吴光远看来,开放赛事版权,收视率和参与度还会继续增长,体育IP运营者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同时引入积极变革来实现角色定位的调整。
2019苏宁易购体育消费报告显示,上赛季中超观赛人次达到15.99亿,场均观赛人次突破666万。在本赛季开启移动端免费直播后,这一数据还会有所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免费开放中超版权后,PP体育将极大可能带来流量暴增,并将免费的体育内容变成苏宁电商的流量入口。
曲线变现路径
事实上,PP体育采取免费策略与其急于版权变现不无关系。
一直以来,面对高额的体育赛事版权成本,版权方的盈利模式也从未发生过任何根本性质的变化,主要收入仍然来自广告、会员付费以及版权分销。
2018年PP体育推出4个付费产品,分别是6元/场的单场收费、30元包月、248元包年以及98元/月的球队包。2019年,PP体育在中超观赛方面推出“苏宁易购&PP体育”联名会员,只需在苏宁易购上消费,会员即可获得2019赛季中超所有比赛的权益。
数据显示,2018年PP体育的商业广告和会员收入近3亿元,2019年则同比翻了3倍,接近9亿元。但面对每年近10亿元的版权支出,仅靠会员收费和广告收入仍很难收回版权成本。
对于国内的体育版权平台方而言,因疫情影响,停赛延期的每一天也都意味着大量的成本损耗。有熟悉体育版权运营的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停赛的情况下,版权运营者不仅无法对广告主履约以及消耗广告库存,还必须面对由于停赛造成的会员流失,并承担人力、运营、运维各方面的支出等。
据了解,PP体育以13.5亿将2017年中超新媒体版权收入囊中,并以110亿谈下了10年的中超独家转播权。行业普遍推测,PP体育因疫情停赛造成的损失将达到数亿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如果说以前PP体育只是一个体育媒体平台,接下来它必然要更多地与苏宁的零售、电商、供应链等优势和业务做深度整合,中超成为了苏宁的试验田,通过免费吸引更多用户和流量,再推进更多变现手段。
有数据显示,通过与苏宁零售的绑定,PP体育用户在苏宁易购的购买人次提升了600%,相比有限的会员和广告收入,2020赛季开启中超移动端免费直播,让赛事IP在苏宁产业体系内实现了流转和变现成为了可能。
IP运营模式考验
疫情打乱了市场的节奏,也让体育IP版权运营者原本的丰收年变成了一次市场大考。与紧张恢复中的赛事相比,背负着高昂版权费用支出的直播平台,所要寻求的变局才刚刚开始。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各体育版权运营者都在探索“电商+体育赛事直播”的模式。在刚刚重启的CBA联赛中,优酷体育在CBA的直播页面上线了“球鞋”页面,借助比赛推送优酷新做的球鞋平台。腾讯体育也在比赛直播中,对去年上线的球鞋电商Hobby House进行了口播宣发。
值得关注的是,对疫情期间逆势续约CBA的中国移动咪咕体育来说,5年总价超过20亿元的价格也是不小的成本。按照咪咕体育的设想,拿到CBA版权后,中国移动咪咕除了探索更多基于5G网络传输下的转直播技术外,还涵盖了联合会员开发、授权商品销售、线下赛事运作以及咪咕咖啡赞助权益等。
作为中超联赛的媒体版权方,体奥动力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新赛季赛程改变,比赛场次调整,版权方也会相应的降低版权费用,这也让版权运营者在成本压力上降低不少。
不过,在高昂的版权费用下,体育版权运营平台尚未有盈利者出现,运营者还不能完全掌握体育内容投资的效果回报。
在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体育赛事陆续恢复的情况下,体育版权运营者开始重新进行业务方向规划。业内人士乐观认为,这次停摆就像是比赛中的中场休息,是一次调整业务定位与盈利模式的机会。面对运营回报与版权内容成本的巨大差异,如何释放IP版权价值来实现用户获取、黏性提升和商业转化,将是各运营者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宋清辉表示,借助多样化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体育版权乃至媒体平台开展了多种商业化探索,免费看直播仅仅是种尝试,业务多元化发展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图片来源:中超官网截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