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振兴)6月10日,英利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英利上市主体企业,以下简称“英利绿色能源”)中国境内子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能源”)重整申请,并指定管理人推进重整工作。这意味着持续5年之久的英利债务重组工作正式进入司法重整程序,预计将在未来3-5个月通过司法判决形成有约束力的重整执行方案。
公众号消息显示,英利债务重组工作的评估、审计、重整方案的制定和完善等预重整阶段各项工作已完成,债权人就重整方案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即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采取金融债务留债+债转股、经营债务合理分期偿还、第三方平台注入资金持股的方式实现。
对于英利债务重组进入司法重整程序,英利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启动司法程序是形成一个对各方有约束力的重整方案的必要程序,有利于方案的有效执行。重整完成后,英利重要营收指标均将重回行业一流企业水平。企业预计于2022年将完成产能重新规划布局,提高智能生产水平;聚焦高效电池、组件的研发和生产,持续提升产品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轻资产发展等灵活方式,以及内部管理的持续优化,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
英利方面还透露,已有数个战略投资人在关注重整标的公司的工作进展,并有意作为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重整,以期进一步改善资产和现金状况,提高重整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进入重整期后,英利的重点工作是重整方案的落地执行,以及经营方式的创新、产能布局的优化、设备产线的升级和先进技术储备的释放。
据了解,2015年债务危机爆发。2015年10月,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笔超10亿元的债务未能按期足额兑付,步入债务违约。2016年5月,天威英利发行总额14亿元的债券也宣告违约,最终导致英利的债务危机。数据显示,2017年,英利资产负债率高达201%。
对于爆发债务危机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英利前期盲目过度扩张,落入亏损、举债的死循环。数据显示,2012年-2018年英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4.919亿美元、3.212亿美元、2.095亿美元、8.646亿美元、2.936亿美元、5.1亿美元、2.406亿美元。
在业务方面,英利集团也从主流光伏组件供应商行列中淡去。2012年、2013年,英利曾连续两年为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最多的企业,但2016年仅排名第8,2019年排名已跌出前8名。
债务危机爆发后,2016年,英利集团原董事长苗连生也卸任了董事长一职。并且,由于一直亏损,英利股票价格受到影响,市值低于全球平均市值,2018年,英利从纽交所退市。
2020年3月12日,英利方面称,自2019年进入实施阶段以来,英利重组工作正在深入推进,债权人、政府、法院等相关方面就重组方案基本达成一致,已形成多项具体工作安排,正在全面导入司法程序。
就英利目前的境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如果司法程序能够顺利结束,英利还有翻身的机会。但前提是重整成功,且能够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