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基金

拿下A股入场券 国联证券业绩飘忽难题待解

出处:基金机构频道 作者: 孟凡霞 马嫡 网编:王巍 2020-05-13

A股上市券商阵营即将迎来一位新成员。在昔日中信证券“猛将”的批量加盟助力之下,IPO苦等三年多无果的国联证券近日过会。基于领导班底的渊源,在新任管理团队的“改造”后,有业内人士将国联证券称为“小中信”,然而想要胜任这一称号,国联证券需迈过多道关坎。

中信系高管加盟

纵然有着20余年的发展沉淀,国联证券在券商行业中的存在感却一直不强。据了解,国联证券是在无锡市注册的唯一一家全牌照法人证券公司,该公司创立于1992年11月,前身为无锡市证券公司。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8年末,在131家证券公司中,国联证券总资产、净资产和净资本排名分别为63、63、65位;营业收入、净利润行业排名分别为70和63位。

从国联证券的资本扩充之路来看,2015年7月6日,国联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次年也即2016年启动A股上市计划,然而过去几年,该公司合规警报拉响,屡被监管处罚,同时在业绩下滑、H股增发等因素羁绊之下,国联证券在2018年中止了IPO事项。直到2019年12月,国联证券宣布A股IPO重启,不到半年时间,便在今年5月8日通过发审委审核。

在国联证券提速上市的背后,“中信系”的身影跃然浮现。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联证券网罗业内人才,高管团队大换血,昔日中信证券重量成员批量加盟国联证券。

在国联证券新任领导班子中,“打工皇帝”葛小波的加盟最为惹人关注。

2019年4月,已在中信证券任职20余年的葛小波宣布离任,彼时,葛小波已是中信证券的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2019年6月,葛小波正式加盟国联证券出任总裁兼财务负责人。葛小波让外界讨论最多的是其高价年薪,2018年葛小波领取税前报酬总额1566.87万元,在中信证券高居首位,被外界称之为“打工皇帝”。

随着“大佬转会”,国联证券也被公众目光聚焦。事实上,公开信息显示,加上葛小波,目前国联证券领导班子中已有5位“中信系”人员前后脚加盟,分别为国联证券现任董事会秘书王捷、首席信息官汪锦岭、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财富官尹红卫、首席风险官李钦和葛小波。

“‘中信系’班底批量加盟,无疑对国联证券的提速上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从公司火速过会也证明了国联证券对推动上市的需求是很急切的,以补充发展所需资本金、扩大市场影响力。”沪上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

业绩波动大

基于现任领导班子的渊源,有业内人士将国联证券称为“小中信”。然而,想要“胜任”这一称号,摆在国联证券面前的除了清扫合规遗留问题、加快补充资本之外,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下,如何减轻业绩波动以及业务如何转型也成为其需要攻克的难关。

因业绩存在大幅波动等问题引起监管注意,近日发审委也就此向国联证券提出询问。

回顾近年业绩,该公司在IPO前夕净利润出现大幅回升。2016-2019年,国联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3.61亿元、0.51亿元和5.2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58.54%、-40.75%、-86.01%和930.52%。

细看国联证券的业务构成,依然存在中小券商“看天吃饭”的特征。根据国联证券年报,“2018年证券市场单边震荡下行,交易活跃度下滑,行业佣金率下滑,公司经纪业务收入、证券投资收入下滑明显”。而在2019年这两项业务又成为提振该公司业绩的重要力量。“2019年证券市场沪深指数震荡上行,交易活跃度增加,公司经营状况显著提升,证券投资、证券经纪收入增幅明显。”

2019年国联证券经纪、证券投资、投行、信用、资管业务营收贡献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29.4%、26.61%、18.78%、17.65%、4.93%。

“业绩波动大,是券商行业的一个通病,因为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剧烈,券商业绩基本上和资本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对国联证券这样相对较小的券商而言,更是如此。”券商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过他还指出,在2019年国联证券各业务构成中,除资管业务占比较低之外,整体是较为平衡的。

对于业绩波动如何解决、资管业务如何发展,国联证券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积极适应新的行业格局和市场形势,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严守合规风控底线,推进业务全面转型,实现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完善产品线布局。

难成“小中信”

其实,2019年以来,国联证券新动作频频,除了批量引进人才,还在子公司建设、创新业务开展上加紧脚步。2019年成立另类投资子公司,香港子公司也获批设立,目前在积极筹设中。此外,2020年3月,国联证券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7家券商之一。

伴随着一系列动作,国联证券看似离“小中信”越走越近,但资本实力的门槛仍不容忽视。何南野指出,该公司在业务体量上成为“小中信”较难,因为目前的市场头部效应越发明显,本质上是品牌和股东优势的角逐,而国联证券在这两方面与其他头部主要券商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联证券2019年资产总额、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284.19亿元、80.24亿元、84亿元;对比来看,券商业“老大哥”中信证券2019年这三项指标分别为7917.22亿元、1335.58亿元、949.04亿元。

“IPO之后,国联证券资金实力将更为雄厚、品牌优势更为凸显,也更能吸引到优质人才加盟,因此,业务发展肯定会更加快速、更加规范。”何南野如是说。同时他还表示,后续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还要注意业务的合规合法,加强业务的风险管理,防止跨越式发展中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