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应当机立断稳增长

作者:陶凤 网编:陶凤 2020-03-29

3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现有确诊病例降至3000例以下,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有序展开,何以稳增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上周五,中央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部署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为下一阶段宏观调节定调,进一步明确财政货币政策将以何种方式加码稳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主要发力点仍在于一增一减。“增”体现在提高赤字率、扩大新增专项债限额和发行特别国债,“减”依然归位于坚持厉行普惠性减税降费。

疫情之下,特别国债也被市场解读为灵活政策篮子中的一个选项。对于特别国债,未来可能由中央政府加码投资高铁、水利、电信等属于中央事权的基础设施项目,减少地方财政压力。而财政政策要想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5G通讯、信息网络等新老基建方面提效,既要相应调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扩大财政赤字空间,又要加强政策创新,加强对新基建领域有效引导。

相比过去,本次会议并未明确提及房地产,这意味着如今高质量稳增长的内核之下,托底经济不再依靠房地产和传统基建,而是转向制造业、补短板、新基建,以及扩大消费。

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在外贸外需双双被困的情况下,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挖掘内需潜力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减税降费虽是老生常谈,却在复产复工的当口,被赋予更深层次驱动消费的意义。减税降费不仅能够给疫情冲击下的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带来喘息和调整的时间,还有利于广受波及的行业竞争尽快回归正轨,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他们能很快以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以此刺激内需与扩大居民消费不谋而合。

根据政治局会议,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美联储利率降至零启用无限量宽松、全球开启新一轮宽松潮的背景下,在落实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总任务中,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相对充足,目前保持了较高的定力。

货币政策重点是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并不会出现真正的“大水漫灌”。倘若刺激过度,各行业的产能过剩会愈演愈烈,地方债务会越积越多,会给金融业带来更大的坏账风险,之前挤掉泡沫所做的努力功亏一篑。由此坚定,加速结构改革和经济转型,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仍是“稳增长”的持久之道。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