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外贸大省、大市重点企业已全部复工 商务部: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投资避险的最佳区域

作者:刘瀚琳 网编:陶凤 2020-03-13

微信图片_20200313174954

“中国外贸发展韧性足、余地大,特别是企业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也再次表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投资避险的最佳区域。”3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应对疫情影响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情况。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坤、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出席会议,就当前备受关注的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疫情期间盈损和政策制定进展、落地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复工复产

我国外贸大省、大市重点外贸企业已全部复工

谈及疫情对我国外贸产生的影响,李兴乾表示,今年中国外贸生产企业复工晚于往年,加上物流运输不畅,人员国际往来受阻,导致订单的履约率下降,进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外贸省市重点外贸企业已全部复工。

从数据来看,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人民币,下降了9.6%。其中,2月份的出口呈现了两位数的降幅。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付诸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据监测,各地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正在加快,履约能力也在快速的回升。其中,浙江、江苏、上海等外贸的大省、大市、重点外贸企业已经全部复工。

“从今年来看,外贸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的形势极其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一直在增多。”李兴乾表示,从国际来看,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世卫组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具有大流行特征,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显著加大。国际金融和能源市场异常下挫,国际需求出现了新的变数。其中,波罗的海干散货的指数BDI较去年9月峰值下降了75%。

从国内看,需求不足也将加大进口压力。2月份制造业的PMI仅为35.7%,比上月下降了14.3个百分点,也是创历史新低。李兴乾指出,“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外贸潜力大,韧性足、竞争力强、产业链稳固,企业的创新意识、开拓市场能力都很强,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湖北之外 六成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复产率超70%

当前,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加紧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宗长青透露,从商务部掌握的1万家重点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看,截至3月12日,除湖北外,全国六成的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复产率达到了70%以上。

其中,近一成的企业已完全复产,一成的企业复产率在90-100%之间,约四成的企业复产率在70-90%之间。复产率不到30%的仅占3%。

从服务业重点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看,除湖北外,全国四成多的服务业重点外资企业复产率达到了70%以上,其中,两成的企业已完全复工复产,近一成的企业复产率在90-100%之间,两成的企业复产率在70-90%之间。复产率不到30%的占两成,主要是餐饮、百货等“面对面”的服务行业。

“最近,中国美国商会一项调查报告显示,55%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判断疫情对3—5年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还为时过早;34%的企业认为不会有影响;63%的受访企业有意在2020年扩大在华投资。事实上也是这样,一批有战略眼光的跨国公司没有止步于疫情影响,反而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布局步伐。”宗长青表示。

例如,零售巨头Costco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2家门店;丰田将与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资兴建电动车工厂;星巴克将在江苏昆山投资1.29亿美元,用于建造星巴克全球最绿色环保的咖啡烘焙工厂。

外资

疫情影响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降25.6%

“今年1-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3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宗长青说。

其中,1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46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吸收外资由升转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叠加春节假期因素,导致人流物流不畅,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投资活动受限,投资者等待观望情绪加重。

从结构上看,宗长青表示,我国1-2月吸收外资有三方面积极表现:一是高技术产业保持增长。1-2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6.7%、139.7%、30.5%和449.8%。

二是重点开放平台表现突出。上海、广东自贸试验区外资分别增长13%和12.8%,海南、福建、浙江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230.2%、149.5%和140%。

三是部分经济体对华投资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7%和15.1%。

“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球FDI连续下降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降反升,逆势上扬,稳居全球第二引资大国地位。”宗长青介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全球FDI已连续4年下降,2019年比2015年下降了31.5%。2019年,我国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全口径吸收外资达到14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占全球FDI的比重从2015年的6.7%提升到2019年的10.1%,增长了3.4个百分点。

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日发布报告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FDI将连续第5年下降,下降幅度大致为5%到15%。“全球FDI的蛋糕在缩小,引资竞争在加剧,加上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我国利用外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全年实现稳外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宗长青说。

“稳存量+促增量”稳外资基本盘

“接下来,我国外资工作将坚持稳存量和促增量相结合,围绕稳住外资基本盘,具体将在扩大开放、政策落实、开放平台、投资和优化环境等5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宗长青说。

比如,通过抓扩大开放稳外资。加快压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增加鼓励条目,提升开放广度和深度。

在通过抓政策落实稳外资方面,近年来,国务院已连续出台4份外资政策文件;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的支持政策。当务之急是围绕外资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政策支持,让政策落地生效,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抓开放平台稳外资方面,发挥好218个国家级经开区和18个自贸试验区稳外贸稳外资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抓投资促进稳外资方面,提升多边、双边投资促进机制的功效,发挥好进博会、投洽会等重大展会平台投资促进作用。

在通过优化环境稳外资外资方面,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条例,建立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

两个“负面清单”修订只减不增

为扩大外资投放,宗长青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已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修订工作。

宗长青表示,修订负面清单既是当前稳外资的需要,也是长远扩大开放的举措。此次修订主要有四点考虑:一是坚持两个负面清单修订只减不增,在积极扩大开放中稳外资;二是坚持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重点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三是坚持与扩大内需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外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四是坚持积极稳妥,处理好两个清单的关系,一些领域在全国开放还不成熟的,首先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进行压力测试,待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广。

关于具体出台时间,宗长青说,在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今年要力争比往年更早推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此向国际社会显示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我部将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一道,加快修订工作节奏,尽快按程序报请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外贸

贷款免息累计金额达6亿元

“长期以来,外贸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外贸企业面临的收款推迟、贷款到期等相关问题更加突出,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李兴乾表示。

针对这一现状,商务部已在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方面,推出了三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扩大信贷投放、延期还本付息和开辟绿色通道等。

在扩大信贷投放,让企业拿到的更多方面。推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优惠利率资金支持包括外贸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推动进出口银行通过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优化调整信贷安排、适度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加大外贸领域的信贷投放;推动中信保公司开发新产品、新模式,优化保单融资定损核赔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在中信保短期险保单项下的贷款规模。

在延期还本付息,让企业支出的更少方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流动性遇到暂时性困难的中小微外贸企业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贷款本息可以延长至6月30日。

对于少数受疫情影响严重、恢复周期较长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与企业协商确定另外的延期安排。此外,进出口银行还将免收湖北省和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中小微企业2月份全月的贷款利息,这个免收的金额大约是6亿元。

在开辟绿色通道,让资金到位的更快方面,推动金融机构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融资需求,能够尽快启动快速评审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帮助受困的外贸企业尽快拿到资金。

“组合拳”支持外贸企业抵抗疫情影响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快速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对此,李兴乾介绍,商务部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以支持外贸企业——

第一、加强机制建设。要发挥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推动与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扩大外贸产业信贷投放,满足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支持有市场、有订单的外贸企业有效履约。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的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下调。

第三、优化公共服务。要支持地方、行业组织、贸易促进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促进和展览活动。

第四、鼓励创新发展。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海外仓,完善中国外贸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进一步降低保费费率

提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事项,李兴乾表示,近期,商务部会同中信保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工作 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通知》,引导外贸企业用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收汇的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保障外贸企业收汇风险,帮助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发展。近期,我们会同中信保公司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面临订单被取消、拒收拒付等风险,这些风险是明显上升的,亟需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李兴乾说。

据悉,此次通知主要从四方面为外贸企业提供帮助。其中包括,进一步扩大短期险覆盖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重点支持服务,要做到应保尽保;对受疫情影响这些企业要提供高效的理赔服务,要简化报损索赔程序及单证材料的要求,要适度放宽理赔审理的条件,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

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进一步降低保费的费率,允许合理缓交保费,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同时,扩大保单融资的规模,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

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可从减税降费等政策中获益

针对各部委发布的纾困国内企业的政策措施,外资企业能够同等获益?对此宗长青表示,今年新实施的《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意味着国内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将从国家助企纾困政策中获益。

宗长青说,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外国投资者评价各国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规定,政府在政府资金安排、税费减免、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此外,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特别明确,近期出台的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

据介绍,在现存的4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如果按照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外资企业都可以从政策中获益。”50万家外贸企业中,有8.4万家是外资企业,占进出口总额的40%,国家出台的稳外贸政策如果同等适用外资企业,那么也有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能够从中获益。因此,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家助企纾困政策,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宗长青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