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产业链背后的全球化韧性

作者:陶凤 网编:陶凤 2020-03-12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在日内瓦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

“大流行”不仅表现在海外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各国应对措施逐步升级,也表现在风险升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开始出现由表及里的变化。

因交付的国产版Model 3搭载的自动驾驶配置与随车环保清单上标注不符,特斯拉官方在3月3日发布说明称:之所以出现了硬件安装的不一致,是受到疫情期间供应链的影响。

虽然特斯拉的说明有甩锅之嫌,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冲击产业链的风险肯定不只特斯拉一家企业会遇到。

如果把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多点传播连接成线,就会发现这也串联了全球发展的经济脉搏。

从世界范围看,包括中国在内,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疫情严重的国家,多为重要的出口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由需求端蔓延至供给端。

换句话说,从前期的旅游、娱乐、餐饮等消费抑制,开始渗透到生产环节冲击产业链。

在全球化的合作背景下,在产业链影响更为深远。出于降低成本的战略,大型跨国公司布局全球工厂已是当今全球供应链的最主要模式。

价值链切割、生产分解以实现专业化、去本土化以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各国产业分工日趋精细化,上下游环环相扣彼此依托。

产业链条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效率,也加剧了风险传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

世界制造中心意外停摆,连锁反应很快传导给全球产业链。紧邻中日韩三国车企,最先感受到汽车产业链的环环相扣。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上的角色日益持重,在本次疫情按下暂停键后率先冲击了全球供应链的部分供给环节;而由于疫情的进一步发酵,海外供应链的梗阻也将会进一步影响中国。

随着中国内需内供链条逐步恢复,疫情对中国的主要风险开始从内部转向外部,海外疫情风险扩大后中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压力上升。

有人因此担心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将进一步动摇这些年面临逆风的全球化。但事实上,疫情冲击将在一定程度上,见证各国生产合作的亲密无间,加深彼此对生产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识,这种共识有利于对抗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以及泛滥的民粹主义。

每一次产业链转移并非轻而易举,资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佳区位,这就意味着产业链不仅存在惯性,更存在韧性。

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治理得当终究会过去,长期形成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和复杂的产业链分工格局,并不会因它而瓦解或重构。这便是产业链背后的全球化韧性。

以修复产业链为契机,将给各国企业提出全球化共克时艰的新命题。

北京商报评论员陶凤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