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食品行业大事不断,传统食品企业不断升级、多个企业实现上市融资,这都是由中国消费升级产生的动力所推动的。2020年,食品行业消费升级将不止于产品高端化,消费升级将更加深入至三四线城市,企业渠道下沉至乡镇市场,线上线下的融合更加深入,必将带来行业再一次爆发。不仅如此,在消费升级的拉动下,食品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发展会更加强大。
关键词一:资本加持
2019年,在食品企业提档升级的驱动下,资本化成为食品企业发展壮大后的重要选择,并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三只松鼠、天味食品、有友食品、西麦食品等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中,三只松鼠上市后的5个月,于2019年12月3日,线上线下全渠道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天味食品的业绩增长再度提速。2019年上半年,天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32.1%,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0.85%。
同时这些企业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三只松鼠发力线下。截至目前,松鼠小店已开278家,2019年累计销售额超2亿元,开设了100家投食店,平均投食店一年700万-800万元销售额。2019年,有友食品也开始向火锅底料布局,加速多元化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在得到资本加持后,为了获得投资者青睐,企业必须保持可持续的盈利能力,食品企业会在内部进行改革的同时,在业务的产业端、渠道端和终端都将进行调整。
2020年,食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1月10日,证监会核准了良品铺子等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近日,良品铺子登陆A股。除此之外,均瑶乳业、华文食品、展翠食品等企业也紧跟排队。娃哈哈、农夫山泉均传出上市的消息。2020年,食品行业资本化趋势更加明显。
关键词二:渠道下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食品企业规模壮大后,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资本化是必经之路。并且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已不仅限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需求明显,这驱使食品企业不断下沉渠道,深挖下线城市的巨大市场。
传统食品企业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对于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达利食品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目前在全国每个县拥有2-3家的经销商。后起之秀香飘飘也大力发展县镇级市场。截至2019年9月底,香飘飘经销商数量合计1460个,已覆盖全国约1/3县市。目前,香飘飘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一二线城市做品牌势能,三四线城市做渠道精耕,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深入渗透下沉市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食品行业升级是中国消费升级最直接的触发点,目前,消费升级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下线城市的升级需求很大,带来的市场空间也很大。能够及时做出调整的企业,可以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2020年,渠道下沉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一些高端品牌,如亿滋、玛氏等,在前几年通过线上实现对三四线城市的覆盖,但目前互联网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会成为2020年的主旋律。”业内人士称。
曾经的线上品牌都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三只松鼠表示,2025年三只松鼠开店目标是开设1000家投食店,1万家松鼠小店。2019年,百草味再次布局线下,2020年预计开设40-50家。对此,百草味COO曹龙伟表示,百草味开设线下店的核心还是先把这些模型店先跑通。
关键词三:马太效应
不管是资本对食品企业的加持,还是企业下沉渠道,带来的结果是食品行业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在胡润发布的2019年中国食品饮料品牌价值排名榜中,双汇、达利等12个品牌上榜。上榜企业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旗下拥有的都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
在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目前随着人口和互联网红利消失,伴随消费升级、需求分化、个性化,以及在传播渠道和模式碎片化的推动下,食品行业难以再形成大品牌、大单品。
从内部因素而言,企业品牌建设需要时间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时间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性要素,品牌建设必须要持之以恒。
就外部环境而言,目前中国20-30岁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17%,其消费金额已经占到总消费额的30%以上。这一代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因此供给端的品牌、产品、渠道也都要发生改变。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都为新品牌的诞生带来了非常好的环境,但难有大单品、大品牌的出现。大企业拥有产品研发、渠道布局和品牌口碑的优势显现。
业内人士称,2020年,农夫山泉、娃哈哈都在为上市蓄力,达利食品、桃李面包、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等上市企业都制定了自身的发展战略,大企业加之资本,有能力在产品细分、渠道精耕和终端传播上,优势更加明显,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减少。
记者手记:
2020年的食品行业将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以资本化和渠道回归为特点,不断创新品类,迎合年轻消费者多元个性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凸现,强者更强。伴随食品行业健康化的发展趋势,也给新品牌创造了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李振兴/文并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