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疫情下,医药企业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物资并第一时间运送到一线助力国家防疫工作。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6日,有近百家与医药相关的企业捐赠口罩、药品等一线医用物资,部分企业也在加速产品研发,助力防疫工作。
近百家企业捐赠物资
面对疫情,医药企业募集物资,捐款捐物,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献力。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近百家医药相关企业,向疫区捐赠物资超20亿元。
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协助武汉市政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迈瑞医疗拟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一批总额约700万元的医疗设备,后续将根据疫情情况做进一步调整和追加捐赠设备。目前,即将安装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的1800余台医疗设备,包括除颤仪和体外诊断设备等捐赠设备已全数抵达火神山医院现场,随医院建设进度准备安装工作。
据复星医药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防疫物资,并与各方通力合作不间断输送,复星基金会联合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向国家医疗队捐赠的5000件医疗级防护服于2月5日下午抵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其中2000件防护服是最高等级防护服,可进入“红区”(重症感染区),也是前线最为紧缺的物资。
根据百济神州方面披露的信息,截至2月3日,百济神州累计采购用于救援的医用物资超过24万件,包括7.3万余枚医用口罩,1.6万余枚N95口罩,5000套防护服和近15万双医用手套,公司及公司创始人合计捐赠200万元等额物资和现金。
神威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捐赠价值100万元的神威牌藿香正气软胶囊、神威牌清开灵软胶囊已发往湖北疫区。神威药业对发往湖北等疫区的药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处理,保障供应防控疫情一线所需药品。
疫情发生以来,爱尔眼科向湖北疫情防控捐赠1500万元;恒瑞医药捐赠500余万元;人福医药捐赠价值1000余万元的呼吸机和药品;诺华集团捐赠200万元现金、266个护目镜等物资;拜耳捐赠1000万元医疗物资及资金;辉瑞制药捐赠220万元抗感染药物及50万美金医用防护物资等。
加班生产保供应
“提前结束假期,成立应急小组,返回工作岗位……”疫情发生后,医药企业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确保一线医用物资供应。
据了解,为全面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迈瑞医疗全国各分公司紧急成立覆盖生产、售后、技术支持、临床培训团队的24小时应急小组。在武汉肺炎疫情发生后,迈瑞医疗主动与医疗机构联系,安排200多名工程师进行全面设备巡查,同时也做好应急调配物资的工作。
迈瑞医疗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1月26日,迈瑞制造中心已提前开工,确保移动DR、超声、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血球仪CRP、生化仪、化学发光、凝血体外诊断设备等急救设备的供应。目前已加急生产约6000台医疗设备。
同样,疫情发生后,神威药业第一时间成了以集团董事长李振江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神威药业生产车间员工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度,确保一线物资及时供应。“从春节前到现在,没有一位同事喊苦喊累。时间不等人,大家都在和病毒赛跑,我们现在能快就再快一点,能加班就再多加一会儿,希望多为疫情防控出点力。”神威药业软胶囊车间外包装班组长郭素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据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介绍,在了解到武汉急需红外体温计的需求后,工作人员迅速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公司库存最后的1000支iHealth额温计不再销售,马上加入武汉物资备料的捐赠。“1月28日,九安医疗所有在津工作人员200余人放弃假期回到企业,启动电子测温设备生产,加班加点生产发货,尽全力保障产品的供应。”
研发提速与病毒赛跑
与病毒赛跑,国内多家药企正在加速病毒检测试剂和疫苗研发。1月份以来,国家卫健委已印发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旨在提高医务工作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应对能力。通过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病毒性肺炎,有助于严密控制疫情蔓延,及时确诊、鉴别诊断等。
2月3日,北京市政府出台19项重磅措施,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加强防疫药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方面,北京市政府出台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技攻关促进医药健康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
复星医药方面表示,由长征医学牵头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顺利完成研发,目前公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积极申请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
丽珠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控股附属公司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及参与研发的5款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产品已完成研发和试生产,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应急审批申请。上述产品将极大缓解疫情前线的诊断压力,为疫区提供安全可靠和更有针对性的全面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2月3日北京市政府出台19项重磅措施,支持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举措,乐普医疗也在加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试剂盒项目的研发工作。乐普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于1月23日前后启动上述项目,政府重磅措施出台,将对这一产品的研发和审批起到重要的加速作用,从而助力国家防疫工作。
在疫苗研发方面,冠昊生物、智飞生物以及葛兰素史克相继立项有关疫苗产品的研发;在药品方面,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支持下,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已完成临床试验的注册审批工作,首批病例入组工作就位。该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即日起将正式接受用药。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姚倩(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