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别给双黄连唱双簧了

作者:肖涌刚 网编:陶凤 2020-02-02

央媒发声,院士背书,1月31日深夜,双黄连“有幸”见识到了国人强大的购买力。短短几分钟内,各大线上平台全部显示无货。线下的24小时营业药店门口,人们排起了长龙,将“少出门”“不聚集”的防疫提醒抛到了九霄云外。

辟谣和跟进报道来得倒也不迟,“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的消息在次日迅速刷屏。但深夜消息已经造成了巨大的传播杀伤力。

以心理学角度看,比起疫情本身,“未知”和“不确定性”更容易让人恐慌,某种意义上,双黄连成为一根稻草,让普通人在疫情的漩涡中找到一丝确定性。群体不善于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疫情凶猛,人心惶惶。听风便是雨的人大有所在。“吃了总比不吃强,万一有用呢?”至于双黄连的副作用,比起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上吐下泻似乎也无妨。

“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在他看来,群体行为的走向,全看环境如何。而在当下的舆论场,专家和央媒的声音显然更具穿透性和权威性。媒体直击防疫一线,及时报道防疫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消除民众不安,推动防疫进展,有积极作用。但抛去常识,只考虑传播量,不顾传播效果,就容易走偏。双黄连长期在中成药口服剂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药品说明书也提醒有多种副作用,特殊人群慎用。忽视这一点,是昨夜报道的原罪。

回归到个体本身,对于病毒和疫情,还是得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草木皆兵和放松警惕,都不可取。在还没有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治疗的情况下,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依然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这是目前最大的确定性。随着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逐步深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基因序列、感染传播机制、临床表现和致死概率,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赢。

只不过,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到福岛核泄漏后的加碘盐,再到今天的双黄连,接二连三上演的当代大型刻奇告诉我们一个更魔幻的现实,人的记忆可能只有7秒。在不同的突发事件中,“双黄连”们一再用不同的面目示人。在这次疫情发展过程中,“猫狗会感染并传播疫情”、有些地方把路挖断、有些小区设卡禁止返程人员回家,种种行为都是过度恐慌的结果。而这种非理性的恐慌,只会带来更无序的混乱。

面对疫情,不论是人性使然,还是群体性压力,紧张、焦虑无可厚非。不过,遏制病毒肆虐,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最终要靠科学理性之光。这股光,不仅仅来自于科研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也来自于你和我,来自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真实的个体。

独立思考,理性思维绝非易事。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下次双黄连再出来,大家长个记性。

北京商报评论员 肖涌刚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