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珠医疗希望通过出售资产来缓解业绩压力。近日,中珠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转让所持广州新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新泰达”)70%股权。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中珠医疗通过收购等方式向多个领域延伸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公司业绩也开始出现下滑甚至亏损,为缓解业绩压力,中珠医疗开始出售资产。
出售资产
根据中珠医疗方面的说法,为尽早收回投资成本,降低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公司与广州灌浆岛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拟以总价1.11亿元转让公司所持广州新泰达70%股权。交易完成后,中珠医疗将不再持有广州新泰达的股权,测算将获得税前收益约5813万元。
中珠医疗与广州新泰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2014年1月,中珠医疗通过收购广州新泰达70%股权布局生物医药领域。据了解,广州新泰达拥有广州达博公司的“一种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重组病毒”专利、药品项目相关成果及未来产业化收益。
中珠医疗彼时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购可以推进公司医药产业的发展,增强医药新品的储备,保证公司稳健经营。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新泰达亏损559.19万元,尚未实现盈利。
对于此次转让广州新泰达股权,中珠医疗方面表示,此举有利于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市场上已存在同类型产品,未来市场竞争优势有限。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聚焦发展重点优势项目等。”中珠医疗在公告中提到。
医药行业投资人士李顼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药研发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大量资金、时间的投入,回报周期较长,还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出售此类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一方面可以停止相关领域的投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公司此次出售资产的具体原因以及公司在生物药领域的战略布局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将采访函发至中珠医疗官方邮箱,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避免被ST
从另一方面来说,出售广州新泰达股权可以为中珠医疗带来一些收益,这也被业界认为是中珠医疗出售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中珠医疗前身为中珠控股、潜江制药,号称国家唯一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及首家眼科医药上市公司。2001年5月,中珠医疗登陆资本市场,目前主营收入来源于房地产和医药等业务板块。
财报信息显示,近年来中珠医疗业绩呈下滑趋势。2017年,中珠医疗实现净利1.69亿元,同比下降42.43%;2018年,中珠医疗净利同比下降1218.8%至亏损18.9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中珠医疗亏损2842.76万元。
在李顼看来,在亏损延续的态势下,中珠医疗出售旗下资产可能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收益,从而避免被ST。
中珠医疗的业绩情况并不乐观。2019年8月,中珠医疗发布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减少47.36%;实现净利1131.9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80.2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珠医疗2019年上半年的净利显示为正,但扣除包含政府补助在内的非经常性损益4638万元后,中珠医疗净亏损3506.13万元,净利较上年同期减少134.7%。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当公司出现业绩持续下滑情况的时候,一些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出售资产方式调整业务结构,盘活存量资产,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补给。
前景难测
受到收购项目业绩下滑影响,溢价收购时形成的商誉出现大幅减值迹象,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等是中珠医疗给出的业绩亏损原因。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珠医疗过去几年一直在延伸布局不同领域,分散经营主业的精力是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资料显示,2009年,主营房地产的中珠集团取得中珠医疗控制权,中珠医疗开始发展房地产业务。2015年,中珠医疗开始转型,并通过收购一体医疗100%股权,进军医疗领域。中珠医疗在2017年财报中提到,公司将加大融合肿瘤医疗业务力度,促进企业战略转型升级,并有计划退出房地产和矿业业务。
2018年12月,中珠医疗将目光瞄向了无人机业务。根据公告,中珠医疗与中国远望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就全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达成初步意向。中珠医疗与远望通信的合作业务范围包括军用无人机及民用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其中,中珠医疗第一期拟投资规模不低于5亿元,后期根据项目公司生产销售需求增加投资。
不过,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似乎没有那么顺利。2019年5月,一则公告宣布了中珠医疗在无人机领域布局的失败。另外,中珠医疗近两年还计划收购北京远程金卫肿瘤医院、北京远程心界医院、康泽药业以及浙江爱德医院,上述收购均以失败告终。
在业内人士看来,向多领域扩张布局势必会分散公司精力,从而影响公司经营甚至导致一些项目的失败。“中珠医疗还是需要明确一下公司发展主要方向和业务,聚焦发展,否则难以改善业绩下滑的现状。”
根据中珠医疗在公告里的说法,此次出售广州新泰达,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后,公司将聚焦发展重点优势项目。至于重点优势项目具体是什么,中珠医疗并未作出说明。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姚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