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理财

严监管时代 银行业的“破”与“立”

出处:理财周刊 作者: 孟凡霞 宋亦桐 网编:王巍 2020-01-01

银行业迈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019年。在这一年里,3382张罚单砸向银行业,“严监管”政策进一步加强巩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2019年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获批、开业进入“快车道”;“大数据”“无感体验”席卷金融行业,银行线下网点也开始追赶金融科技东风谋求场景化创新。展望2020年,在强监管、净值化、破刚兑的要求下,银行业将从粗放式发展转向更加精细化的经营与管理。

3382张罚单考问银行内控

2019年银行业强监管迈入常态化,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机关、各地银保监局以及各地银保监分局针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共下发了约3382张罚单(罚单统计以公布时间为准),平均每天开出超9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约9.49亿元,受罚对象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机构。

具体到每个季度来看,2019年一季度,各级银保监系统共披露1021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2.47亿元;2019年二季度,监管处罚力度有所放缓,各级银保监系统共披露827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1.93亿元;2019年三季度,各级银保监系统共披露682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2.4亿元;2019年四季度,强监管力度再次加大,各级银保监系统共披露852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2.69亿元。在问责制度下,2019年全年共有2000多名相关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其中,96人被取消高管任职资格,更有75人被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顶格处罚”。

从被罚原因来看,影子银行、违规担保、贷款实际用途管控不严格、授信业务违规、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导致信贷资金入市、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内控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银保监会此前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切实完善行政处罚执行机制,压紧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着力强化联合惩戒力度,有效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贯彻执行。

展望2020年,银行业合规监管的总基调仍将延续。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对银行业的违规处罚,是监管方落实整治重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抓手。在2020年,传统上贷款类的违规,票据与同业业务、产品销售等违规仍将是处罚重点,同时,随着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与此相关的互联网产品、个人信息安全、互联网营销等方面违规问题也将是整治重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也表示,监管趋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就2020年而言,银行业的监管依旧会很严格,罚单预计依旧会保持较高的数量。在监管动向上,主要围绕业务合规性、内部公司治理、资金流向、不良贷款风险防范、客户权益保护等方面展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延续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头等大事,2019年也是银行业核销力度加大不良资产加速出清的缩影。

从监管趋势来看,2019年4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将风险分类范围从贷款拓展至金融资产,将逾期天数和风险等级挂钩,明确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全部计入不良”。 2019年7月5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再次发文提出,地方AMC不得帮金融企业虚假出表掩盖不良资产。

在强监管不断施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出清不良资产的力度。例如,兴业银行2019年度安排总额折合不超过390亿元的呆账核销预算额度。浦发银行2019年也核销了本外币金额合计11.81亿元。中信银行在2019年上半年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354.3亿元。

来自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约1.4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765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部分重点领域和金融机构风险暴露。”2019年12月3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新年致辞中也指出,“央行及时果断行动,切实稳住宏观杠杆率,平稳有序处置高风险机构,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风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易纲强调,面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对2020年我国金融风险将呈现怎样的特点和演进趋势,何南野分析称,步入2020年,金融风险将呈现区域分化、行业分化、机构分化三大特点,部分区域仍将是风险爆发的重灾区;再加上部分传统行业盈利困难,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依旧较高;不同银行在资产质量、负债能力、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差异日益扩大,使得不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出现较大的分化。

何南野强调,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下一步要重点加强对地方性银行的监管力度,防止地方区域性银行出现重大风险。加强银行不良资产处理监管,督促银行提升资产质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理财子公司深度竞赛启动

2019年资管行业仍处于转型初期,这一年里,自带网红标签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内已有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以及宁波银行1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宁银理财,共计1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

除此之外,12月20日,银保监会宣布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汇理资管”和“中银理财”)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其中,东方汇理资管出资比例为55%,中银理财出资比例为45%,这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

当前多项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实施,也将理财子公司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12月27日,被业界称为“资管新规2.0”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文件进一步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提出了具体监管要求。

2020年,已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将展开深度竞赛,银行理财子公司路在何方?于百程指出,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包括近期现金管理类产品等细化监管政策会进一步出台。在2020年,无论是理财子公司的数量还是产品规模,都将进一步提升。初期看,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仍将以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为主,后期将不断扩充净值化产品的品类,与信托、保险、基金、券商等理财业务形成竞争与合作。

何南野则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竞争格局将呈现二八效应,他强调称,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应结合母行的优势,做好理财子公司的业务定位,否则又将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惨烈格局。进一步加强科技实力,通过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风控管理、客户营销、运营维护等能力,降低成本。可以预见,运营比较好的少数几家子公司将抢占市场的大多数份额。权益性投资能力将成为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更强权益性投资水平的理财子公司,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收益率的产品,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

重塑生态 开放银行逐梦

在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银行业正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布局,2019年也是我国金融科技的变革之年,“大数据”“无感体验”席卷金融行业,银行线下网点也开始追赶金融科技东风谋求场景化创新。“软萌的智能机器人”,“人脸”“声音”“指纹”“虹膜”识别技术,这些高科技画面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例如,工商银行基于“金融+科技+生态”融合的整体思路,全面引入和应用前沿金融科技成果发布新一代智慧银行旗舰店;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在国内首创银行场景金融新模式——“微尺伴客·中银会员店”;浦发银行在上海推出智能柜台i-Counter,实现取款机ATM、存取款一体机CRS、远程智能银行VTM和高速存取款机等设备的合体。

从向互联网巨头借力到独立化运营,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也成为商业银行当下的新潮流。2019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工银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经正式“落地”。2020年,在金融科技这条赛道上,可能会看到更多商业银行的身影,线下网点的升级也在继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变革与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刘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银行业务角度提出“场景新零售”的创新,势必需要融入大量的前沿科技元素。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都在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结合大数据、区块链的诸多技术在银行业务可能延伸到的领域进行试验性落地。因此作为银行本身,也需要加强金融科技的参与和研发。预计这些产品会在2020年迎来产品性能、安全、业务兼容等相关方面的大考。

“未来,银行都是金融科技公司,都要有全局思维。” 在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看来,2020年银行将更加重视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和优秀人才引进,而自上而下全局接地气的顶层战略规划,与自下而上的局部产品模式创新突破相结合,将成为未来优秀金融机构的试金石。中小银行应积极开放合作实现后发优势。在保证“自主可控”的前提下,要加快选择同领先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从技术、系统等多方面快速夯实提升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带动业务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