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艺术家个展、联展随处可见,特别是市场好的时候,遍布北京的各种大小型美术馆,每日举办的展览不胜枚举,名目之多、花样之新,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开展当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喧嚣之后,往往是门可罗雀,值得回味的作品少之又少。这种名不副实的展览所催生出的“开展热”、“隔日冷”现象已经成为业界的常态。
听一些老先生讲,过去的艺术家对于办展是非常谨慎的,很多老画家一辈子都没有办过展览。在他们的眼中,办展意味着把作品和人品毫无保留地置于公众视野之下,让大家和朋友去品评、议论,他们最怕的就是作品上有败笔,被同行、观众挑出毛病来,对作品负责是很多老艺术家长期秉持的创作态度。对比他们,当代一些艺术家在心态上和创作上还是略显着急了些。
名利二字是造成这种展览“一日热”现象的重要原因。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拍卖20余年的发展,国内艺术市场迅速升温,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家作品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近十几年来,画廊、经纪人、艺术机构、企业等纷纷将投资触角伸向艺术品领域,大量资金的注入直接导致从事艺术品创作的人数量暴增,创作者和经纪人为了将作品卖出去,研修、办展、出书、上拍等成为了经常采用的炒作营销手段,在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便开始举办个展、联展,来提升市场影响力。由于创作跟不上展览的营销速度,艺术家们为了赶制作品,程式化、市场化的应酬之作越来越多,甜、腻、柔、媚、弱等充满江湖气的作品直接导致展览水准不敢令人恭维。
市场供需旺盛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却使很多人在艺术与名利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如何平衡市场与创作的关系?这是艺术家一直以来所面对的课题。
艺术品的创作与市场(名利)是矛盾、又统一的。收藏字画,我们经常提及的就是名人字画,名是放在前面的,画是置于后面的,但被很多人忽略的是,名气(名利)的获得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市场的营销,另一方面是作品的创作水准,两者中,后者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
令人遗憾的是,当代很多人创作出发点经常是围绕市场去创作,因此,作品很难保持一个纯粹、严谨的创作过程,这种心境的变化使得作品的格调、气息也会随之改变。创作者如果长期沉浸于这种状态,作品必然趋于世俗化。更为可惜的是,原本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在市场营销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灵气,格调降低。由于缺少高质量的作品,因此,展览成了应酬交际和包装宣传的市场运作方式,偏离了以交流、学习、欣赏、收藏为目的的办展初衷。作为展览的直接受众者,观众是为了欣赏艺术而来,如果不能获取艺术美的享受,观众对于这样的展览肯定是不买账的,“开展热”、“隔日冷”现象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戏剧领域经常提及的一句话。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干净利索的动作,优美婉转的唱腔,甚至是每一个眼神的诠释,都是花费多年时间练习获得的,传递出来的京韵之美再现了舞台艺术的魅力。
书画艺术同样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和打磨,才能达到“致广大,尽精微”的效果。一件大师级的作品,必然是有生命力、有内涵的,其中所呈现出的笔墨、意境、神态、诗词等艺术审美元素,是书画家们穷其一生的精力所获取的,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可以历经百年、千年仍然被欣赏、被流传、被珍藏、被研究。面对这些大家之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但他们从作品中所获取的美感原点是殊途同归的,厚重、刚强、诗意、潇洒、稚拙等具有不同审美特性的作品,可以让观者在多元的艺术审美中各取所需。如今,借助过去的影像资料,我们还能看到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李可染、陆俨少等艺术家的作画视频,他们行笔沉着,神态淡然,这些创作中的小细节对于当下的创作者是可以值得细细品味和琢磨的。
说到底,艺术家最终还是以笔墨和文化修养来评判作品水准的高低,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创作学习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规划好自己的艺术道路,不能人云亦云,跟着市场跑。当然,当下的环境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创作怎样的艺术作品,达到怎样的艺术水准,最终成为怎样的艺术家,这是创作者本人所能够选择和决定的。
潘天寿先生曾讲道:“治学,一勤勉,二终身不辍,三志趣高远,四着眼须空阔,五虚心以求多见多闻,六有独立精神而不依赖,七做人态度要乐观向前。”前人已经为后人做了很好的启示,或许,成为一位真正受世人尊重的艺术家,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确实不能有半点虚假。
用作品说话,是艺术家未来必然的选择。
隋永刚 (中国艺术周刊主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