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京津冀

北京“三城一区”深耕创新要素跨国流动

出处:京津冀周刊 作者: 方彬楠 网编:王巍 2019-11-12

北京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其主平台“三城一区”正用更加开放的格局冲刺国际化。日前,“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正式落户怀柔科学城。这是“三城一区”打造国际学术交流生态的重要一步,也是“三城一区”深耕国际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另外“两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也都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产业等不同维度加快国际化脚步。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城一区”国际化提速是具有战略性的考量,从定位上看,“三城一区”是北京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国际上发声拥有话语权;从功能上看,“三城一区”也需要聚合国际创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国际化已不是简单的交流与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转移,也要为科技创新要素在国际市场良性流动提供良好基础。

未标题-7 拷贝

构建国际化学术交流生态

据介绍,“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在成立一周年之际落户怀柔科学城,旨在大力推动联盟的组建工作,为怀柔科学城的国际化和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于怀柔科学城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1月4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首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由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科研机构、大学和国际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综合性、实质性国际科技组织。

事实上,这仅是怀柔科学城积极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的一个缩影, 国际化已成为怀柔科学城的显著标志。

今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可以说是怀柔科学城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黄金周”。先是11月6日-7日的首届细胞科学北京学术会议,接着是11月6日的“海外学子北京行”活动,然后是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世界前沿科技论坛,以及11月7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落户怀柔科学城。国际学术交流、前沿科技论坛、国际科技组织落户等国际科技合作“大戏”轮番上演,给这座正在快速崛起的科学城又增添了许多新的亮色。

连接着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的未来科学城,在国际学术交流上也有动作。今年5月,2019年清洁电力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暨国家能源集团清洁能源国际高端论坛在未来科学城举办。中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

本届论坛以“奉献清洁电力,推进能源革命”为主题,围绕清洁电力领域发展战略、技术进展、产业政策、工程管理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展示全球清洁电力领域最新的前沿技术、工程成就和科技成果,共同推进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立绿色低碳全球清洁能源体系探寻解决方案。

现场,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毕罗尔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等单位的11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本届论坛学术方面的成果颇丰:主论坛和清洁火电技术论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论坛、智能发电技术论坛、第五届中国CCUS技术国际论坛等4个平行论坛,共发布报告99个。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征集论文330篇,其中,180余篇优秀论文推荐发表在《Engineering》、《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中国电力》等有关学术期刊上。

链接全球资源护航科技产业

国际化也在推动着北京科技产业的发展。

10月22日,在怀柔科学城西南方向,直线距离约50公里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这里就是中关村科学城,一场中关村科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这里成功举办。当日的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驻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韩国、捷克等使领馆科技外交官以及阿联酋、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驻华代表参加。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充分调动驻华使馆、科技部外交官资源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外交官服务体系,促进海外创新技术、人才、机构与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创新深度对接合作,服务企业创新主体。

“中关村科学城将坚持以全面开放创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同世界各国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曾劲表示。

镜头转向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这里是“三城一区”中的“一区”,是北京创新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肩负着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使命。

深耕国际化,也正在推动着经开区前沿产业的创新发展。今年8月20日-25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吸引了近30万人次来现场参观。参会企业也收获颇丰,展会期间企业与项目签约近10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称,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最负盛名的综合性盛会。“今年的大会得到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等22家国际组织的支持,共邀请到国内外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精英演讲,共同分享了前沿科技成果。大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180余家企业700多个展品参展,ABB、安川电机、星松、优必选等全球机器人领军企业悉数参展。”在展会的背后,则是一个打着国际化标签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在经开区的勃兴。

数日后的11月20日-23日,首届世界5G大会将在经开区举办。届时,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将会齐聚北京亦庄,共话5G产业发展。无疑,这将再次成为经开区在5G商用和产业化应用中的全新引擎。

创新要素高效流动仍是课题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三城一区”指的是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智力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北京,正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生态,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其间,“三城一区”是主平台。“三城一区”深耕国际化,将能更好地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进一步擦亮“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金字招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产业优势、服务经验和市场规模,“三城一区”“走出去”动力十足,国际化的战略已从被动变为主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国际化方面,“三城一区”“引进来”也是看点。有区域经济分析人士认为,“引进来”有利于北京聚合全球创新资源。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风向标,北京科技创新生态的价值已被世界认可。

2018年4月8日,中关村驻以色列联络处在特拉维夫市政厅揭牌。这是中以在创新领域合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中关村进一步引进海外创新企业,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为中关村驻以色列联络处成立提供支持的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景网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以两国创新合作的深入,‘走出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企业合作的全部需求,如何让这两个创新高地很好地进行融合,‘引进来’成为服务中国企业创新的新模式”。

事实上,除了以色列,放眼全球,德国、美国很多创新的中小企业都想进入中国市场。“有实力的科技创新大型企业基本上已在中国有所布局,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在科技创新生态中,大中小企业均有不同作用,对北京、中国的科技创新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可以看出,“三城一区”正通过国际化探索创新要素在跨国之间流动。

中国经济信息社国际产能合作领域首席经济分析师李志兰公开表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的全面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成果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定位,进一步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需要。

“科技创新与合作发展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需要在发展理念、人才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上述区域经济分析人士指出,“三城一区”聚焦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虽然目前已有所收获,但如何更加高效、有效地推动创新要素在跨国市场间的流动,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文 贾丛丛/制表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