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京津冀

北京生态涵养区如何提质产业融合

出处:京津冀周刊 作者:方彬楠 网编:段跃 2019-10-08

延庆区农产品区域品牌“妫水农耕”日前正式发布,由果品、蔬菜、畜牧、杂粮、园艺花卉组成的系列优质农产品将走进千家万户。延庆推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逻辑并不复杂,希望在生态政策利好下,让消费者吃到好产品、让农户增收、让农业提质、让区域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其实,不止是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等生态涵养区,也正在依托生态优势,发力产业融合,力求产业提质,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产业的融合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涵养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的韧劲。同时,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的特色之路,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进程中,有些挑战依然存在。

微信截图_20191008205348

探路

据悉,延庆区围绕“妫水农耕”品牌构建了以蔬菜、园艺花卉、果品、杂粮、畜牧产品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将为本地及北京市民提供优质可靠、品类丰富的农副产品。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5家企业代表40家进入品牌体系企业和绿富隆公司签订了《绿色公约》。

“妫水农耕”品牌由国企绿富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进行管理,围绕“妫水农耕健康之源”的品牌内涵,实施严格质量管控溯源,并制定完善的进入退出机制。同时,统一开展宣传推介,营销、流通体系、基地建设等一系列相关工作。

据北京市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金波介绍,2019年初,延庆区决定把大家组织起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质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产品溢价。“由此,在延庆区政府的倡导下,‘妫水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应运而生。”

“我们为这个品牌体系设置了进入门槛、检测机制以及退出机制。”郭金波表示,延庆希望用“妫水农耕”公用品牌为优质的农产品做背书,把不仅是延庆,也包括张家口、内蒙古优质的农产品呈现给北京消费者。同时,也希望通过公用品牌把没有能力打造自己品牌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其实,不仅是延庆,北京的平谷、怀柔、密云、门头沟、昌平、房山等其他几个生态涵养区也动作频频,依托区域生态优势,发力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镜头转向平谷。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首都最大的果区。平谷大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0多年来,7万桃农、1000余名农技员辛勤耕耘,运用近百项综合配套技术让平谷大桃从一种果品,发展成一项富民产业,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农产品品牌。

据了解,平谷已在全市率先创建并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正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2018年,平谷区农业总产值39.5亿元,大桃总收入12.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7%。“平谷大桃”品牌价值达90多亿元。

京白梨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特产,起源于军庄镇,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白梨果肉细腻、酸甜适口,风味独特。据悉,今年军庄镇2000多亩京白梨总产量超过了20万公斤。

融合

北京市生态涵养区范围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部分。

眼下,在国家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总体战略思想指导下,北京正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立足北京大都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利用生态优势、地域优势以绿色有机、产业融合发展为支撑,把好产品送出去,把城市人请进来,是生态涵养区一次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经成为共识。

延庆的“妫水农耕”并不只是聚焦农产品打市场这个单点,延庆也正以农业+旅游两个维度通盘考量。“我们在推进农耕公用品牌的同时,也成立了以延庆、张家口、内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民宿联盟’,三地联动,多产业互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郭金波称。

延庆聚焦的农业+旅游即是北京打造农业的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农业的主要发展形态。北京正在从增强农业的应急保障、休闲生态、科技示范等功能方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特别的是,不仅是延庆,北京的平谷、怀柔、密云、门头沟等其他几个生态涵养区也都在发力。

以门头沟为例。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是首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矿产资源丰富的门头沟曾经是北京重要供煤地区。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性调整,门头沟坚决对资源型产业和低端产业进行全面清盘,关闭矿山、砂石厂,加大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力度。通过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废弃矿山修复、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工程,门头沟筑牢了首都西部生态屏障。

门头沟打出了“精品经济、精品旅游、精品小镇”的生态牌,打造绿色GDP:以打造精品民宿为着力点,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精心培育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培育文旅体验、科创智能、医药健康三大产业等。

课题

事实上,作为生态涵养区,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例如延庆。延庆地处北京西北部,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是北京著名的生态屏障,多年来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指标连年居北京前列。良好的生态孕育了良好的生态产品,让延庆成为了北京的农业大区,是北京市绿色有机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延庆区涌现出了绿富隆、北菜园等一批农业好品牌,初步搭建了以绿色有机和产业融合为增长点,以蔬菜、园艺花卉、果品、有机杂粮、精品养殖为产业体系基本架构的、一三产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尽管如此,考题仍然存在。郭金波坦言,在农业发展中,延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成本。“延庆发展的是现代都市型农业,与河北规模化、集中化发展不同,延庆的农业投入相对大、工人工资高。例如,河北、内蒙古等地一天的人工工资约五六十元,延庆这边达到了100多元。再如土地流转金也较高,像河北、内蒙古一些地区为200-400元一亩,而延庆达到了1000元每亩。这就要通过优质种植的方式去解决,通过提升品牌附加值来解决。”

不容忽视的是,在优质种植的后端,农产品面对市场的挑战仍然存在。“把好产品送出去,没有品牌难以实现,一些有意做有机农业的企业产生了畏难情绪,发展有机农业,必然意味着高投入,没有品牌作为支撑,无法实现优质优价。企业自己打造品牌投入大,时间长,结果无法预料。”郭金波认为,品牌已成为制约延庆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

而对于“妫水农耕”品牌在延庆破茧,其实,它的使命不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为种植户打开市场,也是延庆农业提质的必修课,也有望成为推动延庆农业迭代、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产业融合中,特别是农业+旅游层面,北京有庞大的城市人口,度假需求非常旺盛,远郊区的旅游也会越来越有吸引力,它们的经济社会转型就能依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

还以延庆为例。目前,在北京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不足1%;而在延庆,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了5%。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绿色经济、生态产业被提到新高度的今天,延庆农业拥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生态涵养区产业融合发展,对北京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典型意义:农业与休闲旅游是有机体,农业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函养区的质感与区域经济的韧劲。同时,根据北京的功能定位,如何让产业融合实现首都特质,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文 贾丛丛/制表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