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美在日新月异。我们精心节选了12个地标和街区,以此见证北京经济转型的经典瞬间,透过社情民意、风土人情、产业沉浮、资源调配、环境治理发现城市之美。我们梳理其中的关键历史片段、企业故事,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进化,并探寻引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最终将大时代下一景一物的变迁、一人一事的沉浮发散、串联、聚合,描绘出北京70年来的发展图景。
用“社区”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回龙观、天通苑的规模。庞大的社区、密集的人口、配套设施的不足,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弊病: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资源匮乏、职住失衡……为改变这一局面,2018年8月16日,北京市公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回天计划”),方案中列出了17项具体任务、97个具体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方案中提出了美好的愿景:到2020年,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
崛起
出了回龙观站地铁口,满眼望去皆是一栋一栋的高楼。这个如今聚集着几十万人的超级大社区,上世纪90年代末开发之前,处处可见村落与农田。
1998年6月,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决定改革城镇住房分配制度,持续了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正式宣告结束。
第二年,北京批准建立经济适用房,回龙观和天通苑成为首批经济适用房规划建设区域之一。同年5月,回龙观社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北京市科教人员的住房问题。
1999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将回龙观定位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新居住区”。在1998年底回龙观的首批购房者中,教科文卫工作人员占比超过60%,甚至包括十几位两院院士。
从此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回龙观的空地被密密麻麻的楼宇迅速占领,短短十年间,回天地区的居住人口就达到30多万,这是规划中的人口上限。
贝壳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回龙观房屋楼龄20年以上的占比为20.5%,也就是说,超过1/5的住房在开发的最初几年就建成了,这也奠定了回龙观面貌最初的根基。
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北京陆续下发多份城市规划方案,明确了北京市“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形式。
此后昌平区出台的《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年)》,提出回龙观是“城市边缘集团,主要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为中心城区人口疏解提供居住用地”,进一步明确了昌平区“人口疏解”这一定位。
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副总规划师张帆称,在终结福利分房、房地产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买不起房的人的住房问题,需要在像回天地区这样的区域建设一个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当时的价位是特别便宜的,很多人能够支付得起这个住宅。”
一位北京规划界人士也表示,如果先不论其他,仅从疏解人口这一点来看,回龙观的建设无疑是成功的。在分流外来人口方面,回龙观所在的昌平区,是常住外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三个区之一。据回龙观地区办事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回龙观地区常住人口为36.8万人,其中北京户籍人口仅有6.6万人,“北漂”超过了八成之多。而现在,回天地区人口已达到了86.3万。
张帆认为,应该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回天地区,“还是发挥了很多作用的,但问题就是开发得太快了,中国过去一个十年的城市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出现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2014年《中华建筑》杂志上刊载的一篇评述回龙观规划的文章提及,当初规划回龙观时,确实仅仅将其定位疏解城内人口这个功能,“20年以前我们恐怕没几个人知道20年以后的问题”。
觉醒
回天地区在人们眼里,更像一座“潮汐城市”。由于职住分离严重,每天有大量居民在回天地区和市区间往返通勤,远远超出现有交通系统的承载量,因而也被戏谑地扣上“睡城”和“堵城”的帽子。
但当下,这个曾被大众调侃为“睡城”的地方已然觉醒。
从增量建设到存量更新,回天地区发展决策需要更精确的数据支撑,为此,昌平区启动“回天有数”计划,依托大数据建立科学的社会治理平台。
2016年,回+双创社区在回天地区揭幕,成为了全国首个中关村科技园区授予的双创园区。让“创业替换睡城的标签,让居住社区有了创业基因”,这也使回龙观地区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名副其实的造血补给站。此后未来科技城等一系列科技园区的互动更为回天地区注入了新动力。
数据显示,回龙观居民有近70%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6.4%,而相对应的北京市这一数字为37.3%与4.9%。在百度、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就职的数十万从业人口里,很多都选择在回龙观居住。
“别人迟到会扣钱,而回龙观人迟到会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在一个普通清晨,回龙观一次不大的交通拥堵或地铁故障,都可能对中国互联网行业造成一次短暂的“地震”。每一个清晨从回龙观出门的年轻人,和我们生活中的“打车”、“外卖”、“搜索引擎”、“阅读”……都可能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
2018年6月7日,市委书记蔡奇用一整天的时间在回天地区调查研究,对交通、教育、文化设施等逐项检查。两个月后的8月13日,他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奔回龙观,针对市民反映突出问题进行暗访。
仅仅3天后,8月16日,《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磅出台,200亿元资金、17项任务、97个项目助力补齐地区发展短板。目前,改造计划中的多项重要工程已逐步启动: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于5月31日开通,北苑北交通枢纽主体即将建成,包括北清路、安立路等多条道路在内的骨干路网建设也在陆续启动。
在三年行动计划之外,专业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辖区居民群众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局面,解决了社区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哺育人。看到环境改变得这么快,“破罐破摔”心态就没有了市场,“众人拾柴”的想法占据上风,回天有我也有你。
希望
就像一幅正待着色的蓝图,“回天计划”燃起了回天地区人们的希望。不过,也有学者对回天地区发展乐观的同时表达了一些担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李丁认为,此前回天地区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突破,或与行政分割式管理方式有关。居住在回龙观的人虽多,但在本地就业者少。
北京一位规划界人士说,回龙观建成多年,修建新路需要大量的拆迁和建设成本,政府建设部门为其修建新路的热情和动力不高。回龙观属于昌平区,上地及西三旗则属于海淀区。“连通两个区的道路怎么修、如何修、谁出钱、谁受益,都是难以算清的一笔账目。”
因此,有专家认为,要想解决回天地区的发展问题,要将视野放宽到整个经济区,在城市群、跨区域合作的大框架、大局观下完成。在张帆看来,“政府投入这么多钱,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这也是补过去的欠账。先解决物质基础,再解决上层建筑,完善硬件,之后再谈文化和社区营造问题”。
这和李丁的想法不谋而合。李丁近期做了一次社会调研,结果显示,回龙观地区的居民对人文氛围不满的占72%,对社区活力不满的占66%。李丁住在回龙观五年,他结识了很多同样居住于此的青年学者,“这些文化人其实有非常强烈的文化需求,但回龙观不能提供,他们只能开车或坐地铁到城里去”。
李丁感慨,虽然回龙观居住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但仍然像一片文化沙漠,他希望回龙观“不仅是文化人睡觉的地方,还是文化人生产文化的地方,形成一个新的名片”。
在他们看来,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回天地区的“睡城”状况,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市民宽松的自组织空间,鼓励孵化社会组织。据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多介绍,“回天计划”实施一年来,已经引进培育社会力量85家机构,持续参与回天有我社会服务,开展安全、文化、助老、扶幼等服务活动765场次。
“回天计划”里,80万居民,80万种不同的需求:在“程序猿”的眼中,“自行车道的公里数”可能直接影响了加班回家的通勤时间;在“工程狮”的眼中,“生活半径内的外卖口味”可能决定了每一个周末宅在家里的“风味”时刻;而“广告狗”的眼中,“独立书店和咖啡馆的品质”可能把控着每一个创意的水平……
“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那才是城市真正有活力的地方。”李丁说。
昌平区发改委副主任徐丽君:
打通林萃路是回天计划的关键
北京商报:今年8月16日,是“回天计划”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以来,“回天计划”中确定的97个改善民生的具体项目实施进展如何?
徐丽君:为了确保“回天计划”的顺利实现,彼时我们确定了一些正式项目和储备项目。准备在完成正式的97个项目后,如果还有缺口,就要实施储备项目。之前确定的是36个储备项目,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陆续增加调整了一批项目,目前正式项目是108个,储备项目是32个。
目前,我们已经将一批2020年计划开通的项目和储备项目提前实施。今年的实施项目已经比原定计划增加了11个,去年计划的51个项目已经全部顺利实施,累计完成28个,开工23个,2019年计划实施74个。项目包括教育、医疗、文体、养老、园林、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北京商报:回天地区人口密集,尤其是上下班时间,此前网络上回龙观曾被大家调侃为“堵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是如何解决的?
徐丽君:数据监测,回龙观居住的80%人口就业分布在上地、西二旗、望京、CBD、三元桥。天通苑居住的人口85%就业分布在北苑、亚运村、望京、CBD、中关村、上地等区域。上班人流方向相近,因此上下班高峰期容易造成拥堵。
而回天地区路网的承载力比较弱,纵向和横向的快速路比较少。45条主干、次干、支路、断头路都没有打通。南北方向与城区联系的道路比较少,目前只有京藏高速和立汤路。打通林萃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因此网上有流传“林萃路的打通是回天三年计划成败的关键节点”。
截至目前,2019年春节陈家营东桥已经打通,北郊农场桥5月底已经通车,自行车专用路实现试运行,通行能力提升一倍。年内一纵一横和5通5畅交通路网也将陆续开工,一纵一横是立汤路和林萃路的提速工程。林萃路五星啤酒厂的断点疏通也已经进场施工了,预计明年可实现通车。
北京商报:回天地区现在是大型居住社区,今后的定位或者发展会加入其他元素吗?
徐丽君:回天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中心城疏解人口时建成的住宅区。现在的定位丰富了很多,回龙观是中心城区向北延伸的重要拓展区域,是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区,是北部的绿色廊道和通风廊道的重要节点区域,是连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重要枢纽区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