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阿里,仍是怀揣梦想的少年,满怀信心畅想着未来20年。9月10日,已在阿里效力了12年的张勇再度履新,从马云手中接过权杖。现场,马云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感慨道:“过去20年是互联网公司的20年,未来的30年是用好技术的30年。”从湖畔花园到西溪园区,从PC端到移动端,从马云到张勇……这是阿里的前20年。其间,阿里以电商为支点撬动了整个互联网,撒下一张商业大网,搭建着金融支付、云计算、物流三大基础设施。如今,张勇与阿里均将进入下一个20年,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零散词汇让未来初现轮廓。未来已来,未来又是何种面貌,阿里这艘航母又驶向何方,犹未可知,但值得期待。
张勇履新
借价值观寻找同路人
“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一个制度传承的开始;今天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制度的成功。”马云用一句话概括了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交出的感受。这份叙述里透着平静,马云甚至强调:“没想到,等了10年的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美好。”
版图正无限扩张、商业大厦已然拔地而.阿里在成立20周年、高层权力更迭之际,将价值观从“六脉神剑”升级到了“新六脉神剑”。根据现场发布的内容显示,阿里新增了愿景。活102年: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强,我们追求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到2036年,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
2001年,马云与蔡崇信、吴炯、和彭蕾等人挤在一起写下阿里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出于对武侠的痴迷,9个词的价值观就取了“独孤九剑”。随后,这9大价值观浓缩为6个,“独孤九剑”变成了“六脉神剑”。这些价值观从2004年一直沿用至今,阿里还基于此制定了一套员工考核标准,业绩和价值观考核各占50%的权重。
马云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去的20年,阿里因为价值观而与众不同。未来的20年,阿里应该也必须因为坚持价值观而与众不同。几乎与阿里同岁的价值观落在商业上,是共同决策、相互制衡的管理方式以抵御未知风险、保障事业传承。或许,这份培养员工对企业形成认同感的价值观,是马云与阿里用20年搭建起人才管理体系的“基础”。
“阿里一直在寻找同路人, 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能够可以一起走的同路人。”张勇以此表述着能够与阿里共进退的标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权杖不再由马云紧握,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阿里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升级。
马云作为创始人在股权结构的呈现上不断弱化,历经互联网20年大浪淘沙的阿里无需“十八罗汉”时刻把脉,相反更需要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做好前瞻。自去年9月10日,马云陆续卸任了多家阿里旗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未来,马云将以“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站在阿里幕后。“如果把电子商务比作一个长跑的话,马云带领的阿里已经演完序曲,接下来才是第一幕的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如此坦言。
数字经济
排列组合求得最优解
地理位置变迁、媒介介质演变、掌舵人变更、商业资源竞合……或许可以看作阿里善于将资源排列组合找寻到最合适的位置。征途20载,阿里从湖畔花园搬到了西溪,从马云这位一号员工到11万人。阿里不再是单纯的电子商务企业,也超脱出互联网企业的既定内涵。在以分钟来衡量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阿里联动着多方资源勾画着初步的轮廓。
马云反复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未来30年,技术会让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次技术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还是快进入的5GIoT时代,都在解决可持续发展、普惠和利他等问题。”
速度足以检验各项要素是否在最佳位置,又是否保持着最佳状态。2018年“双11”开场,每秒网上订单的创建数量达到49万次,快速且无差错处理突然涌进的订单是对平台算力的基本要求。
速度是数字经济市场的外在体现,内在则是各项新生技术的涌现。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曾经陌生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也是阿里商业与经济版图中的高频词。“阿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横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各个领域的一个独特的数字经济体,这样一个数字经济体也正是数字中国、数字技术在中国过去十年巨大发展的缩影。”张勇早几年便在公开场合普及数字经济。
实际上,从无到有、结束草莽竞争的电商、物流、云计算等领域已然是数字经济能够往前发展,并且带动产业、城市走向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在这个过程中,成立10年的阿里云尝试让众多领域“登上云端”。
张勇曾以中策橡胶与阿里云的合作对数字经济进行解读。“阿里要做的是让每块原材料都可以数字化,即便是橡胶树也要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及时运算,形成最优的配方和组合,最终来提升橡胶的成品合格率、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最终使得企业的效率得以提升。”
“过去20年是互联网公司的20年,未来的30年是用好技术的30年。”马云如此讲述着互联网的前生与未来。电子商务到互联网是阿里过去20年的发展轨迹,从互联网再到数字经济将是阿里未来20年的发展脉络。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现在阿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需要阿里对每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构建价值链。
基础设施
垒土之上起高楼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砥砺前行的阿里,就像一颗种子将根部向土地深处扎去,为即将展开的数字经济搭建了基础设施。20年,阿里做着加法。从电商起家的阿里从未局限在电商,甚至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以外的领域,用20年时间构建了足够辽阔的商业版图。
电子商务、实体零售、文娱健康、物流快递、人工智能、生产制造……均能看见阿里的身影。立于互联网潮头近20年的阿里是弄潮儿也是掌舵者,如今又是收割者。
投资并购是阿里铺开商业版图的直接方式,四处落子的阿里形成了一个对内与对外均能循环的经济体系。淘宝、天猫代表着阿里的电商业务,是阿里的流量池,也是阿里经济体的基石。围绕电商,阿里通过自建以及投资并购等方式形成了新的商业生态,包含了菜鸟、口碑饿了么、优酷等“软实力“。上述沉淀的技术与数字又衍生出阿里云、蚂蚁金服等工具,反向为阿里既有的商业、经济提供基础。
姜奇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阿里降低了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方面。此外,阿里还通过支付宝建立了一整个诚信体系,这些均是现有的基础。
在长达20余年的竞争与融合过程中,阿里落子从未停止。大生态战略的确让阿里成为一艘综合型航母,驱动着消费升级、缔造新商业模式,让阿里在互联网博弈中始于垒土且屹立不倒,但也让这个巨无霸被撕扯着、应对着更多竞争对手。
被视为新零售试验田的盒马尚与传统零售商厮杀博弈;横空出世般的拼多多几乎包抄了阿里搭建了数年的下沉市场;整合众多快递企业的菜鸟与高时效的电商自建物流赤身肉搏;阿里大文娱与在同领域早已游刃有余的腾讯进行拉锯;社交与生活服务领域中,阿里时而高调激进,时而保守退让……
在棋盘上布满了黑子和白子的阿里,同众多崛起的商业巨头一样都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与挑战。姜奇平称,品牌化、体验化、社交化都是阿里需要提升的方向。李锦认为,在垂直细分领域的竞争将是阿里未来需要突破的点,阿里正在寻找新的机遇来进一步挖掘自己的竞争力。未来阿里在面对京东、腾讯等巨头的企业竞争中,需要找准自己的细分领域。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赵述评 实习记者 何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