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吹打乐与清朝的丧礼有关,那时,宫廷大院里如有人去世,就会放焰口(对死者追荐的佛事)。后来,清政府倒台,八旗子弟失去生活来源,迫于生计,京西蓝靛厂旗人中出现了一些“子弟和尚”(假和尚),他们穿僧衣、披袈裟、做法事,将王府、大宅门以及寺庙中常用的乐曲带到了寻常百姓人家。京西吹打乐传承人王建军的祖父曾在蓝靛厂学习京西吹打乐,如今这门手艺经父亲传承给了他,并于2018年入选海淀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没落贵族的生计
京西吹打乐主要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部分组成,以京西大管为主,笙和唢呐为辅,同时配合多种打击乐器,当地人称吹打乐者为“吹打班子”,吹打班子一般10多个人,经验丰富的乐师能兼职其他乐器演奏,演奏时声音尤其嘹亮,曲调悠扬,多见于红白喜事的风俗活动中,且以丧事场合居多。
这与京西吹打乐的源流有关,清朝时期,宅门大院甚至宫廷里有人去世,都会请僧人做法事放焰口(放焰口是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度化亡灵的佛事活动)。据王建军介绍,康乾时期,因皇帝在圆明园避暑办公,王公大臣们为了方便启奏听召,便在圆明园附近置办了府院宅子,同时把满清贵族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海淀。
后来清王朝覆灭,许多八旗子弟失去了生活来源,只好做起了“子弟和尚”,因曾经见识过贵族丧礼,他们将管乐融入放焰口并将这种仪式带到了寻常人家。之后, “吹打班子”开始流传于北京西郊的海淀区、石景山区等城镇乡村中,再后来慢慢遍布整个北京城。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些地方取消了放焰口,只剩下吹打乐的丧礼形式,但是这期间的乐器又丰富了许多,逐渐形成现代吹打乐的形式,在京西大管、唢呐、笙的基础上加上了笛子、大唢呐等,现在甚至出现了电子琴等新形式。“但它依旧演奏传统曲目,比如最常出现的《小二番》,听起来庄严肃穆,一般用在丧礼的开场。”王建军说道。
特色:讲求老北京味
脱胎于丧礼文化的京西吹打乐还包含了大量的佛教音乐,在演奏这些音乐时,会加上钟、档、木鱼、磬等乐器。但是在王建军看来,京西吹打乐和其他地区吹打乐最大的不同便是它那地道讲究的老北京味儿,“因为它接地气,还有好多老北京的民间小调。它的音乐特点跟北京人讲话似的,北京人说话不是高声大量的,语气很舒缓也很随意,唱歌也这样,半说半唱的”。
随意哼唱的民间小调得益于音域宽广声音洪亮的京西大管,这是京西吹打乐的特色之一,其他地方或是小管或是没有管乐,其约20厘米长,管上有7孔,竹子材质,成棕褐色,哨片可选用芦苇做的,有软有硬,根据曲子的不同更换不同的哨片。
京西吹打乐以前有部分来源于河北,比如加入管乐这一环节,比如引进了欢快的曲子《放驴》等,但不同的是,到北京以后,曲子变得更加庄严肃穆了,王建军解释:“毕竟没落了的八旗子弟还是贵族,各方面更讲究一点。”
这些讲究使得京西吹打乐的处理节奏、加入的乐器都有一定的规范,有些必须快有些时而慢,再加上京西大管属于京西吹打乐中的特殊乐器,与唢呐演奏出来的效果不同,有些音符必须由其演奏。“比如‘42114’用管子吹好听,用唢呐吹就难听了,这个‘11’用管子吹,这是它的特点”,王建军如是说。
对话传承人:变换演出场景谋拓圈
王建军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爷爷曾在蓝靛厂学习京西吹打乐,是个民间艺人;他的父亲王深继承了音乐基因,成为了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二级笙演奏家,并将京西吹打乐传承给了他。但王建军说,虽然从有记忆开始就在学习音乐,但他并不是从小就喜欢京西吹打乐。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父亲的去世,他突然意识到和父亲一辈的京西吹打乐老人基本离世,他是时候承担起这个责任了,另一方面他自觉年龄阅历渐长,认知审美有了许多改变,觉得京西吹打乐富有老北京的味道,越发入耳。
为此,他还向当时在世的民国老和尚请教音乐,也曾亲历过放焰口,这些都是现在无法再接触到的第一手学习资源。王建军表示,在传承和普及京西吹打乐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 “一方面它需要阅历审美,另一方面最好有专业音乐素养,最后要能够理解适应老北京文化,不然不一定会喜欢接受它”。
关于传承本身,音乐科班出身的王建军在思考如何用专业的欣赏角度处理民间乐曲, “虽然好多东西都是来自于民间,但我是专业的,我需要把它提高升华,别让专业人士觉得难听或是太业余”。而且当它作为一种表演呈现的时候,需要考虑将它原本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演奏浓缩成十来分钟的精华。
“现在的社会不是以前的纯农业社会了,那种胡同市井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取代,所以你再以以前那种形式出现,没准儿就成扰民了”,王建军在琢磨着新的表演形式和场地,比如消夏晚会,比如老北京的茶楼。“要是有个茶楼茶馆什么的,把一堆老北京玩意儿放在一块,京西吹打乐也能一起表演,这样或许会好一点。”王建军希望道。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