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机器人大会

北京将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

出处: 作者:江阳俊 网编:肖玮 2019-08-21

6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在基础技术、市场规模、企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持续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也在快步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机器人已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北京在机器人研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实力雄厚,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8月21日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参会嘉宾也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

得天独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发展机器人,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重点方向。随着中国机器人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业体系逐步建立,机器人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在成长为制造业发展的新亮点。”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机器人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悉,2018年北京机器人企业数量超400家,其中生产制造企业50余家,全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在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有近40家企业参展,超过参展企业总数的1/5。

对于北京发展机器人的优势,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刚在会上介绍道,从供给侧来看,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机器人研发、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方面实力雄厚,北京有资源也有条件实现机器人产业创新集聚发展。

北京拥有清华、北理工、北航、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国内知名机器人重点科研院所,聚集了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伺服与控制系统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批新型产业创新载体,使得北京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创业生态日益完善。

“北京是我国金融资本最雄厚和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城市,各类投资机构、产业基金、中介组织大量聚集,带动形成国内一流的机器人创新创业环境。”王刚表示。

从需求侧来看,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对机器人的应用形成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在公共安全、养老助残、医疗康复、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社会民生领域拥有巨大需求,这将为机器人拓展应用场景提供广阔市场,同时也不断催生新产品,丰富高精尖产业的内容。

可以说,北京加快发展机器人产业,对构建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成效显著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298.2亿美元,其中,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企业创业活跃,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了87.4亿美元。北京更是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路线图》等政策,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使得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特色突出。

此外,北京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北京不仅在机器人工程技术实验、验证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能力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拥有国家级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服务机构,还在机器人整机和系统集成、机器人核心产品和关键基础零部件方面均有布局。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北京市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明显的机器人产业集聚态势,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经开区投资累计超过千亿美元,聚集了智能机器人企业和机构180余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在会上表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开发区创新前沿技术突破和高精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未来经济开发区将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

北京地区机器人产业细分领域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在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形成了独特的领先优势。

发展思路

基于北京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目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在制定《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到2021年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到2021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愿景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培育形成3个以上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培育3—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收入超过120亿元,使工业机器人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服务、特种、仓储物流机器人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

王刚在会上透露,北京市下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5-4-3-2”。其中“5”指的是构建“医疗健康”、“特种”、“协作”、“仓储物流”领域机器人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4+1”产业发展格局;作为机器人发展核心,创新模式也成为未来重要的组成模式,所以,包括“研用创新模式”、“央地协同创新模式”、“创新创业孵化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在内的四大产业创新模式,也作为“4”的部分占据了重要位置。

“3”强调激活三大应用市场,加大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开展服务民生领域示范应用和推动围绕公共安全、城市应急领域的示范应用。此外,还需要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支持相关企业、园区建设机器人加工服务平台,满足机器人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配套需求,需要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协作,支持龙头企业引导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在京津冀布局,搭建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实施“2”大产业协同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江阳俊/文 张笑嫣/摄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