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商业 > 消费

文化搭台 北京夜间经济“唱戏”

出处:消费周刊 作者:王维祎 网编:王巍 2019-08-08

C2019-08-09消费周刊1版01s003

C2019-08-09消费周刊1版01s004

C2019-08-09消费周刊1版01s005

当下,“夜间经济”如火如荼,夜间消费构建中,不能仅靠零售行业展开,夜间文化生活的培育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日,国家博物馆暑期每周日延长开放至21点闭馆、首都博物馆每周六延长开放至20点闭馆。延时开放的博物馆吸引上万人参观,让北京“夜间经济”氛围更加浓郁。博物馆的神秘与北京的夜将碰撞出更多火花。

博物馆里的夜消费

为支持北京市繁荣夜间经济的举措,丰富观众夏日文化生活,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7月28日起,暑期每周日延长开放至21点闭馆(周二至周五17点闭馆),延时开放时段实行全员实名预约参观机制,预约人数为1万人,额满为止,期间馆内48个展厅全线开放,一线保障人员近700人,为观众提供专业讲解、餐饮服务和文创销售等保障服务,有近4000名观众专程预约在延时开放时段参观国博,叠加白天留置馆内的观众,延长开放时段观众数量峰值达到1.6万余人。

为了方便观众参观,国家博物馆内设置多处餐饮休息区。B1层设有中式简餐区和西式简餐区两个餐饮区,一楼靠近北门处设有咖啡厅。此外,每层还设有自动贩卖机。

首都博物馆每周六延长开放至20点闭馆(周二至周五17点闭馆),延时开放时段,展厅全线开放,并且利用自身专家资源,举办节下博谈公众课堂”、“携手相伴和合美美-七夕约会博物馆”等晚场专题讲座和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据悉,今年夏天,北京多家博物馆将推出夜场活动。如北京自然博物馆8月11日-15日将举办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围绕世园会“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理念,举办以“绿地球之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北京郭守敬纪念馆7-8月将推出多场“暑期消夏”系列活动,包括“电影之夜”、“相声之夜”、“夏夜跳蚤市场”等。

文化夜间经济效果初显

实际上,北京在努力集聚夜间消费人气,拉动文化消费有效尝试。近日,北京开展“北京文创市集”活动,活动集合了高品质的文创消费产品。据了解,自5月31日首站“751潮市集”开集以来,在近两月的时间里,北京文创市集已经先后在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合生麒麟新天地、首创郎园Vintage步行街以及北京汽车博物馆成功举办四站市集,打造“流动的夜间消费打卡地”,累计吸引36.5万人次观展。

另外,中国照相馆也在晚间开展文化服务体验专场。中国照相馆近日发布消息称,预约截至8月30日,海淀分店、清河分店开设大师/名师预约次日晚专场服务。

夜间经济也是一座城市生活文化的窗口。参与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之夜互动的市民表示,夜晚走进博物馆的群众,可以参与平时没有的读书会、大师讲解活动。

这也就意味着,文化夜间经济作为“新业态”,也需要有更丰富的策划活动,才能吸引人们在夜间参与到活动中。北京日前发布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显示,北京将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例如,策划组织一批戏曲、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

另外,北京各区还将培育特色精品夜市,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随着游客的夜间旅游参与度越来越高、消费意愿越来越强,夜间旅游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积极推动中心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时间1-2小时。支持景区推出健康、规范的夜间娱乐精品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在颐和园、天坛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等地组织夜间游览活动项目。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

期待夜间消费常态化

今年以来,北京倡导发展夜间经济,在文旅消费方面,北京也在摸索发展模式。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文旅消费在夜间经济中起到了“衔接点”作用,夜间开放能够激发市民文化消费的深度、广度与多样性,增强市民夜间消费的活力,对包括交通、购物、餐饮等一系列消费活动起到良好的集聚拉动效应。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分析表示,北京夜间经济是可挖掘的很大一座金矿,应该鼓励条件较成熟、管理跟得上的区域先行先试,海淀的特殊人群结构、市场环境等比较适合发展夜间经济。不过,夜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政府在安全保障、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有较大投入,更需要市场和企业经营主体积极尝试,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基于强科教、文化属性的区位优势,海淀区已经首次提出要挖掘夜间文化消费空间。比如推动区属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公园等文体旅游设施延长夜间开放时间,举办各类夜间活动,带动一批文化沙龙、电影院、美术馆、剧院、24小时阅读空间发展,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北京加码着力满足市民旺盛的文化需求,让博物馆夜间开放常态化、制度化,彰显首都文化风范。发展夜间经济应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打造休闲娱乐项目,如德云社相声演出、话剧/歌剧演出等。夜间经济要与城市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打造城市特色品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常态化的夜生活。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