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IT论道

私域流量背后,互联网难有爆款

出处:IT互联网周刊 作者:张绪旺 网编:段跃 2019-07-15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私域流量火爆背后,是互联网平台公司从争夺流量到留住流量的思维转变,看起来很性感,现实很骨感,甚至略微有些狼狈。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大家普遍认为,互联网进入资本寒冬,企业开始过苦日子。走到今天,从业者会发现,苦日子还没到头,明天会更苦。

更残酷的是,对比起来,2017年至少还有共享单车和直播的喧嚣,2018年有短视频大爆发和上市潮,而2019年半年过去了,互联网行业一个爆款也没有。

5G概念很抢手,但仍然集中在电信设施和智能设备领域,离互联网的应用层还差着两三年。倘若不是科创板等二级资本市场机遇期,很多初创企业可能熬不到5G规模化商用的那一天。

咂摸一下私域流量这个概念,满满都是平台公司的优越感,也是流量运营逼近“黔驴技穷”的酸楚感——公域流量见顶了,腾讯、阿里也没办法,大佬们以前觉得“我们的流量池子很值钱”,现在觉得“赶快把我们的流量池子变成钱”。

争夺流量的时代,平台公司竖一杆旗,号召第三方伙伴一起上,去抢腾讯、抢阿里、抢百度;但在留住流量的时代,平台公司立N道规矩,希望第三方伙伴留在这里,去宠幸用户、拿增值佣金。

争夺流量的时代,圈地运动意味着薄利多销,两亿用户就是比一亿用户具备碾压优势;但在留住流量的时代,空有两亿注册用户,可能不及竞争对手3000万的活跃付费会员。

所以,公域流量背后是规则的荒蛮阔野,巨头可以有,爆款也可以有。就像隋末传奇里的“十八路反王”,势力有强弱,割地自称王;但在私域流量时代,巨头会更大,爆款难再有。就像电视剧民国时期的歌舞厅,头牌可以当,但没有自立门户的可能。

私域流量兴起的初衷,是强烈的平台意志,必须附带平台与个体(优质入驻商家或者内容创作者)的盟约条款。尤其对于个体而言,它可能是网红、是小有成绩的创业公司,但本质上是与巨头绑定的某个赛道潜力选手,需要帮巨头跑赢比赛,赢下对手。

体现在用户和产品层面,私域流量的优秀代表,不是开设小程序、公众号、熊掌号(百家号),就是开设了淘宝、微博或者抖音,哪里能跑得出BAT、字节跳动等平台巨头的五指山。

硬要较真的话,私域流量这个字眼本就是伪命题,网页和App当道的古典互联网年代,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自家产品,能力分大小,但都是靠运营自己的用户生存下去,即便手法粗糙,但没有一个企业情愿仰仗他人。

等到如今的私域流量,概念喊得响亮,但小创业者哪里还有私人地盘。不管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还是每每直播必有万人在线的抖音网红,账户系统、支付渠道、赚钱模式,统统都是平台赋予的……私域流量,首先是平台巨头私有的,然后才是运营者自己的。

在商言商,既然巨头愿意出让部分利益,拉拢第三方伙伴运营私域流量,有心的创业者,还是赶一波红利,努力捞取博弈的资本——互联网难有爆款未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北京商报评论员 张绪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