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食品拉动6月CPI上涨2.7%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彭慧 网编:尹文武 2019-07-11

2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同比上涨2.7%,涨幅与上月相同;PPI环比下降0.3%,同比持平。具体来看,影响6月CPI上涨的因素中,水果和猪肉依旧是“主角”,而对于PPI今后的走势,业内人士分析,供给端的变量不容忽视。

22

连续4个月处“2时代”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5月CPI同比上涨2.7%,创近15个月新高,而在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持续带动下,6月CPI同比涨幅与5月持平。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已连续4个月处于“2时代”。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8.3%,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解读称,同比来看,食品中的鲜果价格上涨42.7%,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除气候等因素影响外,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

董雅秀表示,水果价格方面,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降,但苹果和梨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较高,加之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强降水影响采摘和运输,火龙果和菠萝等水果价格上涨,全国鲜果价格上涨5.1%,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目前价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二师兄”身价依旧备受关注。6月猪肉供应偏紧,环比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1.1%,涨幅比上月扩大2.9个百分点。根据此前农业部猪肉批发价格指数估测,6月猪肉价格同比增速较上月涨幅扩大近0.9个百分点。

同时鲜菜大量上市,价格环比下降9.7%,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9.1个百分点;前期补栏雏鸡开始生产,鸡蛋供应充足,价格环比下降2.6%,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虾蟹供应增加,水产品价格环比下降0.9%,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需求平淡PPI走弱

在PPI数据方面,董雅秀介绍,6月P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由涨转平。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3%;从同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均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4%,同比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降0.3%;生活资料环比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同比价格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

招商宏观分析师认为,6月PPI同比增速明显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其中翘尾因素约贡献0.3%,新涨价因素为转负,PPI环比转负为-0.3%。

据统计,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8个,比上月减少3个;下降的有17个,增加6个;持平的有5个,减少3个。在主要行业中,石油相关行业受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影响,价格由涨转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9%。

董雅秀介绍,受前期钢材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供应充足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环比价格由涨转降,下降1.3%。此外,受近期铁矿石需求增加、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3.7%,涨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PPI走势,中金宏观认为,整体需求增长依然较为平淡、工业企业利润在下半年可能仍然承压,而PPI的基数在三季度将走高,将进一步压低PPI,PPI可能于三季度转负。

通胀压力有望放缓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认为, CPI涨幅或已见顶,但受需求影响,PPI涨幅将继续承压。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认为,6-7月CPI可能是年内高点,未来“猪油共振”情形仍是通胀上行的最大风险因素,水果价格的上行风险有望在8月以后随着夏季鲜果加大供应、秋季鲜果逐渐上市而得到缓解。

“预计7月CPI同比将持平或小幅抬升,猪肉项可能接力鲜果项支撑CPI同比走势,我们依然坚持CPI同比难以破‘3’的温和通胀的观点。”招商宏观分析师指出。

不过,中金固定收益团队提醒称,食品通胀压力仍不能低估,尤其是猪肉价格重新进入上涨通道,9、10月将迎来猪肉消费旺季,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先降再升。 农业部高频数据监测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6月猪肉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同比涨幅继续较前值扩大。秋季新果(苹果、梨等)尚未上市,6月水果价格同比涨幅继续扩大。

而在预测PPI走势上,李超团队分析预测称,未来对PPI环比更重要的影响变量仍可能来自供给端。该团队预计今年三四季度,PPI环比在部分月份当中或仍呈现正增长。

此外,根据李超团队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跟踪监测,截至6月29日,6月大部分上中游行业价格环比表现弱于5月,可能受到贸易摩擦预期压制需求的影响。未来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能否转正,仍要看量价改善逻辑是否可持续,以及减税降费政策落地效果。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彭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