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一直是困扰酒店行业的问题,在毕业季来临之际,就有酒店把目光投向了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7月3日,洲际酒店集团宣布与多家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达成校企合作,继续加大对中国酒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这并不是首家外资酒店集团与国内院校进行合作,此前,希尔顿等一批外资酒店集团纷纷和国内院校进行合作。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各大酒店集团在华加速扩张,酒店人才短缺、用工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业内人士表示,如今随着高端酒店的下沉以及用工成本的增加,培养本土酒店人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酒店业者的重视。
瞄准院校“揽人”
近来,不少酒店集团直接将“招人”的牌子挂到了高校。据了解,针对酒店人才培养,洲际酒店集团就启动了洲际英才培养学院项目,此次签约的三所院校包含澳门城市大学、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珠海技师学院,这些院校每年将为洲际酒店集团大湾区旗下8家运营酒店输送为期6-12个月的150名实习生。此外,洲际酒店集团还与武汉外语外事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昌职业学院三所院校签约,加速进行酒店人才培养和补充。
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许莹莹表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英才培养学院数量已达65家,其中1/3于过去三年内兴建。2019年计划再建15家,预计年底总数将达到80家。
实际上,不仅仅是洲际,此前也有外资酒店与国内院校进行合作。2018年初,希尔顿也在国内成立了首家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也是继美国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之后,全球第二家以希尔顿命名的酒店管理学院。2018年底,十堰希尔顿逸林酒店、希尔顿花园酒店还和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签约,试图进一步招揽酒店人才。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包括温德姆、万豪等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均与国内院校进行过合作,为院校提供培训平台的同时,也在招揽酒店人才。
人才短缺凸显
近年来,外资高端酒店不断加速扩张,使得酒店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扩大。根据洲际酒店财报显示,2018年洲际酒店集团在华新开业酒店77家,新签约酒店达142家。截止到2018年底,洲际酒店集团在华在建酒店总数达341家。此外,希尔顿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今年初还曾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希尔顿还有300多家酒店正在筹建。这无疑将给酒店人才招聘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
北京一家四星级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坦言,像北京的酒店,很多岗位都缺少相应的工作人员,目前很多员工都是满负荷在工作,缺少人才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同时,根据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酒店员工流失率保持在30%左右,仍然以基层员工为主。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员工离职时工作年限一般在1-3年,2018年数据显示,随着年轻一代的职业观的改变,“90后”平均跳槽时间缩短至半年。如今这个曾被誉为“稳定又体面”的行业,正在遭遇“招聘难、用工荒”的困境。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负责人认为,未来酒店行业发展的风险因素不是市场和技术的变革,而是缺少酒店管理、服务人员,因此如何扩大专业人才培养、防止专业人才流失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薪资成关键因素
有酒店管理人员透露,近年来酒店招聘过程中,相关工作经历、仪容仪表、毕业院校、专业的关注程度呈下降趋势,侧面反映了酒店招人困难、招聘标准降低的现状。这背后原因,除了酒店专业人才供应不足,更主要的是薪资待遇吸引力不足。未来如何平衡用人成本与酒店经营业绩成为酒店经营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酒店高成本一直都是企业较为头疼的事。一位高端酒店负责人就曾坦言,实际上每家酒店都有经营指标,而人力成本便是其中很大的一笔支出。业主方往往要偿还银行贷款,从整体效益的考量上来看,酒店管理必须要控制经营成本。例如,一家酒店一下提高某位员工2000元工资,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这一下就会提高将近一倍的用人成本。因此,这就不难理解酒店为何缺少人才,而进入高校培养人才,在解决人才不足的同时,也能节约人力成本。
在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看来,酒店人才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部分酒店市场供大于求,一些地区高端酒店竞争激烈,经营业绩下降,导致员工收入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断扩张的高端酒店让竞争压力陡然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酒店用工短缺的问题应该会长期存在。或许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应用,这些问题能够得到缓解。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