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旅游 > 酒业

昌黎产区:丑闻之后的涅槃重生

出处:中国酒业周刊 作者: 薛晨 网编:尹文武 2019-07-02

编者按:从小众喜好,到公众眼中的主流酒类,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变迁伴随着中国葡萄酒产区概念的提升。国产葡萄酒企业也从最初的价格主导生产,渐渐迈入品质时代。由此,“产区”这一词汇不再是进口酒的专属,正成为国产葡萄酒接轨国际、打造区域特色的重要概念。北京商报中国酒业周刊选取了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五大葡萄酒产区,地域从东北、华北直至西北,对各大产区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本期分享昌黎产区。

6月中下旬,中粮长城葡萄酒旗下的华夏品牌奔赴武汉参与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期望借助文化概念来树立品牌形象。而这并不是孤例,位于河北省的昌黎葡萄酒产区的众多企业,正借助产区优势以及风土特色奔赴各地进行产品营销。尤其是消费者需求越发理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今天,一度因造假葡萄酒引发社会争议的昌黎葡萄酒产区,正尝试着通过产业升级、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扭转市场的不良形象,实现产区葡萄酒产业的涅槃重生。

品牌聚集

北京商报记者从长城葡萄酒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企业打造品牌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打造产区风土概念。茅台葡萄酒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将昌黎产区视为茅台打造高品质葡萄酒的基地。事实上,在行业人士看来,昌黎产区的风土特点,主要在于土壤多为花岗岩、石灰土和沙质土壤,同时整个产区在气候上也较适宜优质葡萄生长。不仅如此,昌黎产区还是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产地。

也正是这一系列优势,使得长城、茅台这样的大型企业在昌黎产区进行布局,还吸引了大量中小型酒庄,精品酒庄集群正在昌黎形成。

走出“假酒”困境

如今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的昌黎产区,在数年前,曾因假酒事件而声名狼藉。彼时,昌黎产区内曝出一系列假酒案件,尤其是造假者利用专业知识,通过再次生产发酵液,在酒基调配过程中加入添加剂来让葡萄酒检测达标,随后进行批量生产销售。尽管相关责任人在随后的宣判中被查处,但随着事件在行业内的发酵,昌黎葡萄酒产区的口碑受到了近乎毁灭式的打击。

时至今日,昌黎产区已逐渐走出阴霾,涅槃重生。北京商报记者从公开数据了解到,仅昌黎碣石山地区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了5万亩,并拥有酒庄、酒企40多家,葡萄酒罐装能力14万吨,产业年收入超过31亿元。不仅如此,经过多年发展,昌黎已拥有葡萄酒品牌近200个,并且这一数字有望继续向上增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行业内依然存在对于昌黎产区整体葡萄酒品质的质疑。北京商报记者在市场走访过程中发现,许多行业人士以及消费者在提及昌黎产区时,“假酒事件”依然是第一联想词。对于这种情况,记者也从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地方依然在组织针对酒类产品生产环节的风险隐患整治。而品牌企业也通过加大产品追溯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码旅游产业

不过,品牌打造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促就的。目前,昌黎产区的诸多品牌仍不得不面对知名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等现实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就昌黎产区的部分品牌在线上平台的销售情况进行查询时发现,众多酒庄的产品要么并未走入线上渠道,要么销售情况与同等价位的进口酒品牌存在较大差距。

线上平台表现不佳,线下平台同样不容乐观。作为距离昌黎产区最近的一线城市市场,北京市的各大商超、社区便利店甚至是餐饮店内,均难以见到除长城华夏以外的其他产区酒产品,甚至是茅台葡萄酒也难以见到。业界观点认为,品牌的薄弱、知名度的欠缺,成为昌黎产区的中小型品牌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的原因。

对此,昌黎产区试图通过多产业联动发展来引导产区葡萄酒经济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借助产业联动提升产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昌黎产区的葡萄酒产业开始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捆绑。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昌黎县与葡萄酒相关的旅游接待人数达105.312万人次,收入12.24亿元。高收益下,“红酒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成为昌黎产区引导当地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北京商报记者 薛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