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违约债市场化处置提速

出处:金融市场 作者:孟凡霞 吴限 网编:段跃 2019-07-01

半年内百起债券违约,令建立市场化违约债券处置制度的意义凸显。6月28日,央行发布《关于开展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明确了到期违约债券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平台进行转让。在明确制度安排的同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宣布,拟于7月2日进行首次回购违约匿名拍卖。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未来有望形成专门的违约债市场。

微信图片_20190701005058

转让有规章可循

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违约债券的转让难题即将有规章可循。《公告》指出,发生到期违约的债券,应当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债券托管结算机构进行转让和结算,这为到期违约债券转让奠定了制度基础。

《公告》同时对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到期违约债券的发行人应当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另一方面,到期违约债券的主承销商或相关机构应当尽职履责,及时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督促发行人按时合规进行信息披露。

在风险防范机制以及中介机构义务方面,《公告》也明确了制度安排,要求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应当及时披露到期违约债券转让业务相关的必要信息,同时应当做好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并向央行报告。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平台和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业务规则,报央行备案。

央行相关人士认为,推动建立到期违约债券转让机制,有利于引导专业资产处置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提高违约债券处置效率、促进市场有效出清,也有利于形成交易链条闭环,进一步健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制度,从而有助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表示,《公告》的出台有助于构建更为透明、完善的机制,为违约债券提供更为市场化的处置方式,同时提高违约债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推动不良债券活跃度的提升。此外,在当前债券违约增多的背景下,通过市场化机制的构建,可以提高市场对违约债券的处置效率,缩短处置时间,防止违约风险的交叉传染,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融资渠道、为投资人提供更为有利的退出渠道。

回购违约匿名拍卖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发布的同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也发布消息称,拟组织开展回购违约匿名拍卖。

此次拟处置回购债券分别为17津航空MTN001和17津航空PPN003,预计拍卖券面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5000万元。拍卖日程安排上,7月1日为申报日,7月2日为拍卖日,集中竞价阶段为14点30分-15点00分。这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回购违约处置实施细则(试行)》之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首次组织开展回购违约匿名拍卖。

分析人士指出,回购违约匿名拍卖为当前市场化处置违约债券的一种新方式,为违约债券持有人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退出方式和投资路径。此次匿名拍卖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对未来此项业务的常规化运行做出流程和市场性质的一些程序性安排,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逐渐打破刚性兑付,市场参与者对于到期违约债券的转让需求日益迫切,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机制性安排。自2018年以来,银行间及交易所债券市场就在逐步探索到期违约债券处置机制,未来随着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完善,我国也将有机会构建专门的违约债市场,吸引不同风险机构的参与。

在银行间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去年6月推出了针对高收益、低流动性债券的匿名拍卖交易机制,且该业务上线以来,已有两只到期违约债券成功达成交易。在交易所债券市场,证监会5月24日指导沪、深交易所分别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关于为上市期间特定债券提供转让结算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交易所债券市场违约债券提供了相应的转让机制。

不仅就到期违约债券提供转让结算服务,多方机构也对回购债券违约处置业务等进行了制度安排。6月17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均发布与债券回购或债券担保违约有关的试行处置细则,以规范银行间市场回购或担保品违约的处置流程,提升处置效率。

探索市场化处置机制

实际上,违约处置途径的探索与当前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有关。自2018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企业信用情况有所恶化,债券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据Wind数据的“债券违约大全”栏目,今年以来出现了109只债券违约,金额合计超过690亿元。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其中实质性违约的债券有87只,本息展期的违约债券有22只,技术性违约的债券有3只。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然成为债券违约的“重灾区”。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共有101只民营企业债券出现了违约,违约金额超过430亿元,违约债券类型包括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

资深金融分析师肖磊表示,对违约债的处理,实际上体现的是整个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问题,中国目前需要在市场化处理违约债方面,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安排,形成长效机制,让市场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能够有参与更多不同风险收益的债券市场,这需要更加透明和集中的市场,形成流动性优势。未来考虑到常态化问题,对债券违约的处置会形成一个比较有预期的“垃圾债”市场。

“未来违约债券的处置趋势还是会继续朝向市场化、透明化的发展方向,并在处置路径上进行多方面的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品种违约债券、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要。”何南野指出,对于违约债券的处置方式最核心的在于,监管机构一定要弱化非市场化的监管手段,要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同时还要引入更多具有投资分析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提高违约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吴限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