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一轮“补血”行动持续上演。华夏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不超400亿元永续债获批准,工行、中行合计不超17亿元优先股也获批。此外,中小银行“补血”动作也频频,包括宁波银行等。在分析人士看来,面对资本金压力,如何减负成为银行避不开的话题。
花样“补血”开启
6月17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拟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获得央行批准。此前一日6月16日,中行发布消息称,证监会核准该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优先股,此次优先股采用分次发行方式,首次发行不少于5亿股,自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次发行。同日,工行宣布,该行境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优先股获得证监会核准。
除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外,多家中小银行近期也开启花样“补血”模式,二级资本债、定增等工具轮番上场。比如,重庆农商行6月13日通过簿记建档方式发行了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用于补充该行二级资本。宁波银行6月12日表示,该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16亿股(含本数)普通股股票的方案获得宁波银保监局核准。杭州银行近日也发行了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永续债成为银行“补血”新宠。除华夏银行外,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等多家银行都披露了拟发行永续债融资计划。民生银行近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完成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分析人士表示,相较于其他一级资本补充形式,永续债发行相对容易,可以为银行补充一级资本带来更为方便且成本相对可控的新途径。永续债由于期限较长,可以解决银行长期资金来源问题,促使银行业务和资产规模有序扩张。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永续债能有条件计入权益,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自身杠杆率,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资本充足率承压
资本金既是银行抗风险的重要保障,又是银行经营的必要基础。2018年以来,受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表外资产回归表内、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上升。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需求,以及趋严的监管要求等因素,银行面临资本金补充压力。
今年以来,银行业整体资本水平承压。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5%,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2%,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18%,与上年末持平。
从近期披露的一季报来看,多家银行也承受着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比如,截至2019年3月末,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7%、10.01%和12.75%,分别较年初下降0.4个、0.42个、0.4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今年一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8%,较上年末的11.41%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随着银行资本规模过大和业务增长,资本消耗也在同步进行。在经济周期相对较弱的情况下,资本金的消耗会由于坏账等原因加快,所以补充的要求就会格外强烈。从当前银行密集“补血”来看,是银行对流动性供给有一定的担忧,特别是在日前包商银行出问题之后。
而银行密集补充资本金的背后也是政策的利好支持。今年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是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基本条件。银行做生意也要“本钱”,资本金是银行经营的基础。
大力发展轻资产业务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过去传统粗放式的经营已经不适合当前金融发展大趋势,对于银行而言,业务转型已成为避不开的话题。
谈及银行转型方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应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减少对资本的消耗。王剑辉指出,未来不能只靠融入更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改善业务结构以及提升业务的盈利质量。减少盈利水平差的项目,选择利差水平更为合理的、更加符合银行本身要求的业务。“市场化的方式和政策化的方式相结合是更为高效的途径,特别是解决僵尸企业、坏账问题。未来应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达到轻装上阵。”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要推进集中供给侧的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应更多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减少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因此,在这个背景下,银行自身要进行战略、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的转型,主要是降低资本的消耗,发展轻资产的业务模式。比如发展零售业务、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增加小微金融、普惠金融贷款等,这些业务都是未来银行转型的方向,以减少对资本的消耗,实现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的发展模式。
“银行进行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的革新,要减轻对资本的依赖,比如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这也是银行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未来银行需要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最终进行价值创新。”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教授刘澄说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