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商业 > 电商

拼多多扶植电商创业“自产自销”农民享全链条收益

出处:电商周刊 作者:王维祎 网编:段跃 2019-06-18

牛油果通过近十年的营销,一年在中国卖掉了3万吨。雪莲果在全国年销量达2万吨,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在云南文山,这个最适合种植雪莲果的地方,每年8-12月都有商家在这采购雪莲果。当地人舒跃文发现,给电商采购雪莲果的货车越来越忙碌。雪莲果田间收购价约0.5元/公斤、售价约4元/公斤,舒跃文在与收购商的交流中了解到,收购价与售价存在近7倍的价差,这之中只差了一个网店。

C2019-06-19电商周刊2版01s001

田间造梦 贫困户变农商

10多亩地,每亩年产量5500公斤雪莲果,卖掉所有雪莲果能赚两三万块钱,这是舒跃文家每年的主要收入。

如果没有关注到田间、地头采购雪莲果的货车,如果没有主动与货车司机、收购商交谈,现在的舒跃文或许还是在外打工,或者帮着家人在地里除草,等着收购商收走田里最好的果子。

不过,还好舒跃文有一个表哥在昆明经营网店,经营不错。舒跃文也主动学习电商课程。他在与货车司机、收购商交流中了解到,雪莲果的地头收购价是0.5元/公斤,代办费0.1元/公斤,物流成本1元/公斤,耗材、人工在0.6元/公斤。平台销售价格超过4元/公斤,收购商的毛利润在1.8元/公斤左右,中间的利润大多被中间商赚取。

“如果农民能自己通过电商卖出雪莲果,那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收入。”舒跃文心中有属于自己的“电商梦”,也有过关于电商的诸多假设。这一切,因为拼多多与云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再遥不可及。

拼多多给舒跃文所在的阿落白村资金和资源,并协助当地成立新农商公司,首批“股东”为4个贫困村的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舒跃文成为公司管理人。新农商也有了自创“阿大鲁”品牌。阿落白村的田间,已经立起了“多多农园”的牌子。

尽管新农商公司刚刚成立,但舒越文承诺,在今年10月——雪莲果丰收时,新农商公司会以高于其他中间商的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雪莲果。届时,拼多多平台上“阿大鲁”品牌的雪莲果售价也会低于其他商家。

让农户期待的是,种植的雪莲果将直接通过该公司的网店出售,去掉传统侵占农户收益的中间环节后,公司销售利润将通过分红的形式全部归农户所有。

C2019-06-19电商周刊2版01s003

优化细节 标准化种植助增收

“一亩地有超过2/3的坏果,怎么会挣得多”,文山当地人舒跃文回想起近几年来商家到田间收购雪莲果时的场景,语气中带着无奈。

将雪莲果引进内地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昌称,农民在种植雪莲果时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植株病态生长,或者出现果形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农民挖果时操作方式不对,还会造成果实断裂。

目前云南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已联合拼多多,发起制定申报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在拼多多的协助下,未来李文昌团队将从选择品种、改良土壤,到改进种植方式、提升管护水平等方面,打造一整套雪莲果产业标准化体系并加以应用。目前,阿落白村新农商公司已合作的300亩田地,将按照雪莲果产业标准化体系种植。

雪莲果种植地方/国家行业标准不仅会在文山普及,还将在全国进行推广、指导。经过标准化种植的雪莲果,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同时提升雪莲果整体的产量。

目前,阿落白村新农商公司的141名首批成员均为当地4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项目的推进,未来预计将覆盖腻脚乡5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523人。

虽然有超7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没有加入阿落白村新农商公司,但舒跃文不骄不躁,“我希望今年10月之后能做出成绩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新农商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阿落白村新农商公司的业务也不会局限于销售雪莲果,未来该公司也会尝试开发加工产品等,增加产品、品牌价值。

C2019-06-19电商周刊2版01s002

创新消费 优质产品供不应求

拼多多不仅仅是帮助文山的农民建立新农商公司,雪莲果销量飙升与拼多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8年,拼多多平台内雪莲果销量近3600万斤。随着雪莲果的销量走高,全国雪莲果种植面积从6万亩扩大到2018年底的9万亩。拼多多副总裁井然表示,拼多多的核心优势,是基于社交场景、借助AI,将“人找货”变为“货找人”。拼多多正凭借销售端的资源优势帮助文山的雪莲果销往全国。

按照项目规划,2019年,“多多农园”将在云南推进5个示范项目,分别涉及咖啡、雪莲果、茶叶、坚果以及蔬菜。未来五年内,拼多多将推动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落地云南,覆盖500个贫困村,培养5000名云南本土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和打造100个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帮助当地脱贫。

与此同时,“多多农园”的每一次落地都将致力于建立特色品牌,为产区、为农户创造更多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仇焕广表示,如果“多多农园”的1000个项目落地全国,不仅会缔造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标杆,更将推动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让农民通过互联网电商与世界联通起来,让传统小农变现代农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户在整个链条中的有机衔接,实现“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