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来只能绕道而行到如今曲线获取消费金融牌照,BATJ消费金融牌照难题破冰。5月16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发布行政许可批复称,同意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银消金”)注册资本金由10.5亿元增加至15亿元。其中,度小满金融全资子公司——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5亿元,持股30%,位居第二大股东,这意味着度小满金融在BATJ中首家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分析人士指出,消费金融牌照在资金来源多样化、业务范围等方面含金量较高,尽管当前新申请牌照难度较大,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或将掀起一波发展热潮,投资入股不失为一种捷径。
首向BATJ开闸
根据批复内容,此次增资完成后,哈银消金的注册资本将增加至15亿元,其中哈尔滨银行出资7.95亿元,持有53%的股权,为哈银消金的第一大股东。度小满金融通过全资子公司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0%,位居第二大股东。上海斯特福德置业有限公司、苏州同程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博升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出资9500万元、7500万元和50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33%、5%和3.33%,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大股东。
官网资料显示,哈银消金是一家由哈尔滨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于2017年4月11日正式开业,是业内第19家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注册地在哈尔滨。哈银消金初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于2018年进行一次增加注册资本与调整股权结构,注册资本增至10.5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5月16日度小满金融与哈银消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其中金融科技成为合作的重点方向,双方宣布启动“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未来在应用场景、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共同推进金融科技领域基础数据应用和服务创新,并建立长期、稳定的金融科技合作生态。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表示,度小满金融战略投资哈银消金,是金融科技能力与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通过此次合作,希望打造金融科技公司与城商行、消费金融公司的合作新模式,积极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多元化的发展,帮助行业进行智能化转型。
度小满金融此次以投资入股方式曲线获取消费金融牌照,也让其成为BATJ中首家获得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巨头。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认为,对度小满金融而言,一方面能够与消金公司形成优势互补,为对方提供技术、流量等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巩固自身的生态圈,加快对细分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抢占牌照资源高地。对哈银消金而言,引入优质股东、扩大业务规模,是哈银消金面对头部消金公司竞争压力作出的自然选择,是其主动寻求发展和突破的战略需求。
牌照含金量高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巨头也都在积极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比如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京东金融的“白条”,度小满金融的“有钱花”,但这些消费信贷产品的背后均是小贷公司牌照,或是携手银行、信托等机构寻求资金,但各大巨头对于消费金融牌照渴求度并未减。在分析人士看来,未获得牌照的原因更多是因高门槛、严要求的基准。同时,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也日渐严格,新批筹建的速度已经大为放缓,据统计,2017年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仅有1家,2018年仅有2家。
对于互联网巨头重新发力消费金融牌照的原因,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表示,巨头重新对消费金融牌照燃起兴趣,应该是对助贷收紧信号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若助贷不受限制,消费金融牌照的价值有限;而若助贷遭受严格监管,入手消费金融牌照,可一定程度上抵消助贷新规的影响。
与网络小贷公司牌照相比,消费金融牌照的含金量较高,在资金来源、杠杆率等方面两者有较大差距。苏筱芮认为,相比于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公司被定位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包含线上及线下,还包括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销售消费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资金来源也十分多样化,包括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在杠杆率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可达到10倍的杠杆,相比互联网小贷通常1-3倍的杠杆,具有更大优势。
同时,苏筱芮表示,根据现有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来看,发起人主要是城商行、大型民企,这是因为监管文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非金融企业作为主要发起人,需要满足一年营收在300亿元以上等诸多严苛的条件,互联网公司中鲜有能够达到要求的。因此,互联网公司进军消费金融公司,多采取参股方式,例如58同城等。
参股方式成获牌捷径
自2009年8月原银监会正式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以来,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20多家机构拿到牌照。在分析人士看来,尽管当前新申请牌照难度较大,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或将掀起一波发展热潮,投资入股或不失为一种捷径。
从监管层面来看,一直对消费金融持鼓励态度。今年5月1日,银保监会官网刊发《郭树清就银行业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接受采访》的文章指出,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近期拟推出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其中包括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放宽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政策。
苏筱芮表示,2018年以来,政府部门多方发声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放眼未来,消费金融牌照在政策鼓励、业绩向好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预计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在薛洪言看来,应视接下来的监管政策而定,若监管机构收紧助贷和联合贷款,可能会适当放宽消费金融公司的批设门槛,势必将迎来消费金融申牌潮。
对于投资入股这一方式,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张丽云分析指出,监管批准设立消费金融业务,需要满足一系列严苛条件,即使符合要求,从递交材料到审批再到开业,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目前,银保监会只批准了20多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以中小银行和大型消费类企业为主。此外,出于区域平衡发展的考虑,监管部门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审批,基本上遵照“一省一家”的原则。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有两家或更多,未来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或可与外资合资设立。因此,在当前审批难度较大的背景下,投资入股或是最佳和便捷的选择。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吴限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