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燕京书画

柏溪:画要有正大之气

出处:燕京书画周刊 作者: 隋永刚 网编:尹文武 2019-05-16

C2019-05-17燕京书画周刊4版01s001《争艳》   

柏溪是甘肃天水人,是著名大写意画家郭石夫先生的得意门生,擅长大写意、工笔花鸟画创作,作品浑厚、拙朴,具有北方人特有的艺术张力。近年来,他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成为当代画坛一位备受瞩目的实力派艺术家。

柏溪对艺术的兴趣是自发的,“那时候没人教我,完全是天生的爱好”。尽管是自学,但他却有很好的悟性,到了中学阶段,他的画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高中时期,柏溪来到县城系统地学习绘画,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素描,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的素描便在班里成了范本。随后几年柏溪在天水生活学习,做过青铜雕塑、木雕雕刻、竹刻、雕漆产品设计制作。

随后,柏溪到兰州与朋友做文物修复,又在兰州电视台做过舞美。后来,到北京画院进修,正式成为职业画家。

柏溪性情平和,有着很好的人缘,这种性情也被他融入到了大写意的创作中,“画画时我胆子大,放得开,适合大写意的路子,画太小、太精致的东西,总是感觉不痛快”。

柏溪的大写意画有传承、有古韵,笔墨厚重,意境饱满,这来自于他对经典绘画的研习。“现在有的人画现代艺术,但怎么画也拼不过传统。传统艺术是表现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包括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多方面的素养。当代艺术家有的是拿刷子画画的,装饰味挺浓,刚开始挺流行,过几年后就消失了。”柏溪表示。

“名家的作品永远是经典。看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家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画不飘,很厚,能入到纸里。他们对待艺术认真的态度是当代艺术家必须要学习的,像黄宾虹的画,画完以后放个一两年,他自己感觉不够,就再加再点,正是这样不断地叠加,使得画面丰富、饱满。”柏溪认为,搞艺术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着急。“刚认识郭石夫老师的时候,别人都说他画得好,我却看不懂。经过慢慢地研究,才看出门道来。学画是一个过程。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艺术只有经过不懈的坚持,到最后才会人书俱老。”

学画多年,柏溪走了不少的弯路,自从拜师郭石夫先生之后,他对于艺术的很多理解才恍然开悟,“郭老师有句名言:画要有正大之气。我以前的画,比较毛躁,像太湖石,他要求我不能那样画,要把石头的厚重感、力量感表现出来,笔墨不能太多,太多就乱,要如古人说的‘惜墨如金’。这两年来,我受益匪浅,所以还要继续学习”。在跟随老师学画的同时,柏溪还善于吸收其他名家绘画的优秀技法,“比自己画得好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特色,对于自己也是一种启发,如果光顾着学某一家,一旦走进去就出不来了”。

书画同源,重在笔墨。柏溪认为,不同的艺术门类要相互融合,但也要把握好尺度,“画要去写,书要去画。书法和音乐相关,音乐高于书法,书法高于绘画。音乐是有声的艺术,书法是无声的,书法当中有种美是节奏感。书法和绘画其实是一样的,画也是在拙与巧之间把握个度。画得太拙,就没有生命力,妙笔如神的妙就不存在了。书法也是,又拙又巧才通灵性。光巧了,就飘了,失去了厚重感,光拙了,就笨重了”。

中国画讲究神韵、气韵,要体现出精气神。对于钟爱的大写意绘画,柏溪有着自己的理解,“我画的是一种感受,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独立的思想”。这是他在未来艺术道路上所追求的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柏溪

C2019-05-17燕京书画周刊4版01s002

自幼酷爱绘画,曾学习雕塑及各种材质的雕刻,设计制作艺术品近20年。2000年,拜北京画院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郭石夫先生为师,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画艺日益走向成熟。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