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几年的高歌猛进相比,长安汽车此时正处于“波谷”,能否触底反弹,前景依然难料。4月22日晚,长安汽车公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6629827万元,同比下降17.14%;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073万元,同比下降90.46%。从业绩看,长安汽车的成绩并不理想,今年一季度业预计亏损17.0-25.0亿元,同比也大幅下降,今年想要完成逆转依然艰难,但能否实现第三次创业转型才是关键。
转型做减法
实际上,长安汽车的业绩下滑,与去年启动的第三次创业不无关系。去年4月23日,长安汽车在北京车展开幕前夕举办的战略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喊出了“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的警句,并宣布开启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开始了痛苦的主动转型之路,如今正好过去整整一年。
基于战略、客户、汽车消费升级、不同细分市场需求,长安汽车重新划分旗下品牌,形成了AB汽车(中高端品牌)、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和凯程汽车四个独立品牌,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序列。
通过产能与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近三年累计淘汰21款低竞争力产品,关停并转整车产能140万辆、发动机产能126万台。
内部决策环节和流程也得益于长安汽车直接归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管理而实现了简化,决策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领导层也得到简化,而且在年龄结构上实现更加年轻化。
同时,依托全球协同研发体系,启动了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成立新能源公司,联手腾讯成立梧桐车联,L2级自动驾驶、APA4.0技术已实现中国品牌量产首发。
除去传统业务,在出行服务、新零售、金融投资等领域进行了多维度产业布局。3月22日,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在南京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去年战略发布会上提出的向智能科技出行公司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型必然带来业绩的变化,虽然“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是一次大胆而出色的战略预判。但长安汽车业绩下滑,实际上也是战略转型带来的阵痛。
合资重回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合资伙伴面临的困境也让这个阵痛更加凸显。。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销售数据,2018年,长安福特累积销量为37.8万辆,同比下滑54.4%;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15.5万辆,同比下滑11.3%,长安铃木和长安PSA的销量并未单独对外公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长安福特的下跌?对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节奏准备不足。多年来竞争对手一直在对旗下的各种车型,推陈出新,无论是性能方面还是外观设计,都在不断地升级,紧跟市场潮流。然而,长安福特却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没有对一些爆款车型进行改款升级,这种产品升级的懈怠,最终导致长安福特的销量疲软,与昔日的竞争对手逐渐拉开了差距。
长安汽车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合资合作,一是自主创新。这是长安汽车一直以来的执念,尽管有着全球领先的合资合作伙伴,但长安汽车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认为核心技术只能靠自主创新,这也是长安汽车技术研发实力能够连续10年领先中国汽车品牌的原因之一。
历年来长安汽车盈利主要来自合资企业,这与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布局一致,即国内大车企盈利圴来自于合资企业。但相比其他车企,长安十数年坚持抓好自主创新,是少有的自主品牌实现盈利的企业,虽然盈利不多但已经明显强于国内大多数只能靠合资品牌输血的企业。
长安汽车显然也意识到了合资品牌的短板。4月3日“福特中国2.0”发布,宣布了全新的业务提升计划。以“更福特、更中国”的方式,正式开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2.0时代。在福特2.0战略中,提出“330产品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中国市场推出30款福特与林肯车型,配合福特2.0战略落地实施,让长安福特迅速重归合资主流阵营。
第三次创业调整
在长安汽车看来,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之中。未来车企想在“新常态”下竞争胜出,就应该由过去盲目追求销量、体量发展,转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围绕经营理念、企业模式、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展开全方位转型升级,主动拥抱新业态,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稳定向上发展。而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新创业正是适应这种变化而推出的战略性调整。
长安汽车的转型阵痛依然在持续,但转型的路径已经十分清晰。在自主品牌层面,自主创新依然是主旋律。
在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指引下,新能源和智能化布局已经领先国内企业,全新的产品有序推向市场,重回“波峰”指日可待;而合资板块,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认为,长安福特有必胜的信心、足够的能力和强大的实力,化不行为必行,利用三年时间,重回高质量发展赛道。
在经历过长安汽车两次成功创业历程的张宝林看来,唯有创新创业,才能让长安汽车持续保有进步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针对当前汽车产业下降和今后几年的变化,长安汽车将在坚持两条腿走路基础上做好"加"、"减”法,以大幅提升内部效率和能力来应对外部挑战,为消费者、为股东提供满意的回报。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