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3月2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阿里云智能北京峰会现场,通州区发布了城市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建设成果——“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揭秘城市副中心如何通过高科技助力环境污染防控。
该平台具备全面接入、智能感知、一口通办等特点,是通州区和阿里云在政务云合作的基础上,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数字创新实例。平台上线试运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通州核心区的环境污染事件从人工发现到自动感知,从多部门多头处置到一网通办的本质提升。
2018年,北京市正式启动“大数据行动计划”,在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发展的同时,瞄准北京城市建设、治理、服务等热点和痛点需求,探索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之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瞄准副中心的发展定位与目标,结合国家对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出的新要求,立足通州的基础和特色,认真研究未来城市建设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确定了“以人为本”、“数据为源”和“运河为链”的指导思想,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数字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保障城市环境不受影响成为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通州区决定引入城市大脑技术,通过全面感知、智能识别、流程创新,来推动全区在数字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是通州区和阿里云在政务云合作的基础上,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数字创新实例。
据了解,该平台具备三大能力:一是全面接入。对于155平方公里的通州核心区域完成了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改造,打通了区城管委、住建局、环保局等多部门的信息平台,接入1437路视频、1100个大气预警传感器;每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区域视频扫描。二是智能感知。在视频探头覆盖的区域内,针对工地未苫盖、渣土车未苫盖、道路遗撒等问题,基于视频智能算法,实现全天候自动识别和发现。三是一口通办。对于识别的各类环境问题,在不增加政府人力的情况下,通过流程再造的方式,通过网格办一口受理,统一分派来解决。此外,还梳理出一套“从AI感知、到智能生成事件,到网格办统一受理,到各职能部门处理,到最后办结反馈”的创新流程,实现了数据流与业务流的完美融合。
“通州‘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是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数字生态城市创新架构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区副区长苏国斌在会上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规划展望时表示,未来水源监测、建筑施工、垃圾清理、排污降噪等也将引入城市大脑相关技术,并在交通、政务、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把精心勾勒的未来城市蓝图落到实处。通州区将努力通过探索和实践,树立一个数字生态城市的全球标杆,打造一个中国城市创新治理的国家样板。
阿里云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许诗军介绍,城市大脑为包括环保、消防、民生服务等诸多领域提供服务,将成为未来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