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3月9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发言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杨伟民用四个“没有变”解释了为何我国经济依然长期向好。
从供需方面看,需求基础和供给条件没有变。杨伟民指出,我国是拥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这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独有优势。在经历高增长阶段后,会跌入低增长陷阱,这是截至目前的国际经验,但未必适用于我国。因为所有经历高增长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其人口规模同我国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城镇化率还不高,汽车普及率较低,基础设施还有不少缺口。深化市场化改革可以激发近14亿人的积极性、1亿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是我国最大的潜在生产力、创造力。”
此外,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然,“机遇”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全球化深入发展来吸引外资、扩大出口、用市场换技术的机遇,已经转化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机遇。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没有变。杨伟民提到,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近年来的制造业减速,以及去年的消费投资双减速,都有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影子,背后是要素配置扭曲,这是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基础。只要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更多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市场经济的自我纠偏机制就会发挥更大作用,经济发展的韧性就会增强。
最后,宏观调控精准施策的思想方法没有变。针对经济运行和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相应部署。如:要把握好多目标平衡,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防止顾此失彼;要实行逆周期的宏观政策,面向供需双向发力,既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稳定总需求,防止政策顺周期和供需偏离;要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看到生产经营是有利润的;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切实流入饥渴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让他们看到投资是有来源、有回报的。“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影响经济下行的短期因素就会不断消除,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就会增强。”杨伟民说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