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科创板基金推出在即 投资者广泛参与可期

出处: 作者: 网编:崔启斌 2019-02-22

随着科创板的进程不断加快,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首只与科创板相关的公募基金产品已上报。同时,多家公募也已着手进行科创板产品的投研和布局。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型基金或成首选,定开基金、被动指数基金等也是重点关注的产品类型。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此前,上交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设置的相关条件将限制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入场,未来公募基金产品的落地也使得投资者广泛参与可期。

首只科创板基金已上报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月22日,证监会发布的最新审批进度显示,华夏基金旗下《公开募集基金募集申请注册——华夏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申报材料已于当日被接收。就产品的详细信息,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沪上一位第三方研究员表示,从产品的名称来看应该与科创板相关,而根据过往新产品的审批流程来看,一般从申报到落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头部基金公司来说,先行进行布局的可能性较大,且目前已经申报产品的或许不止华夏一家。不过,该研究员也指出,此时布局也存在一定风险,产品的估值体系、投资标的等目前仍有待完善。

除华夏基金外,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多家公募内部人士了解到,部分基金公司已经着手进行科创板产品的投研和布局。一家规模超千亿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建立相关产品的雏形,并完成了部分架构,会在近期进行产品的上报。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则表示,会在科创板方面进行产品布局,但还需将根据科创板的进度准备,目前还是等投资标的落实后才会有进一步的规划。此外,还有部分基金公司强调,旗下产品部和投研部仍处于了解和研究科创板市场的阶段。

混合型基金将成首选

事实上,近期,关于科创板基金产品的布局也引起市场广泛讨论。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型基金或成为基金公司布局科创板产品的首选。北京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A股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有所提升。而对于当前热点的科创板来说,风险偏好也无疑会更高,但更大的波动也将随之而来。因此,为了平摊科创板带来的净值波动,选择也可以投资债市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混合型基金会更加稳妥。

而上述研究员则表示,在产品类型的选择方面,更加看好长期投资的股票型产品,尤其是定期开放基金。他指出,一方面,科创板允许部分未盈利的优质企业上市。对于相关标的,往往需要更长的持有时间才能为投资者获取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者普遍存在追涨杀跌、“炒热点”的心理,定开基金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投资者进出场过于频繁,导致净值波动过大。

不过,据其他媒体报道,也有部分基金公司将关注点放在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以及其他产品上。此外,就存续公募基金产品来看,有业内人士表示,包括6只战略配售基金在内,由于部分基金在其招募说明书的投资范围中预留了一定的敞口,因此,未来也不排除参与科创板企业的投资。“当然,最终是否能参与投资以及相关的条件和限制等还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的许可。”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基民参与科创板投资可期

未来科创板公募基金产品面市,对于小散户来说也无疑是低门槛参与科创板投资的一大利好。据了解,此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的相关征求意见稿中,对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的投资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1月30日,上交所发布关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强调,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符合3项条件。首先,个人投资者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其次,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此外,还有上交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据东方证券在2月19日发布的相关研报数据显示,当前符合要求的投资者持股市值高、账户数量偏少。从具体数据看,符合科创板要求的投资者账户数量在500万户左右,占总持股账户的比例约为13%,其持股市值占总市值比例约9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规定的相关门槛,则当前持股账户中,87%左右的股民无法直接参与科创板股票的投资。然而,随着后续科创板公募基金的落地,基民不久的将来,也能参与到科创板投资中,享受这一板块的投资盛宴。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