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家电数码

海龙大厦完成电子卖场转型升级

出处:家电数码周刊 作者:金朝力 网编:段跃 2019-01-21

“海龙大厦地处中关村大街一号,其20年的发展不仅记录了中关村电子行业的发展转变,同时它的转型升级也体现和见证了中关村整个发展创新的过程。”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鹏表示。

1999年12月18日海龙大厦开业以后,海龙电子城很快占据了中关村IT卖场龙头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海龙电子城也加快“改造升级”,开启转型之路。据于鹏介绍,海龙大厦由以前的电子卖场转型升级为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期间经历了疏解电子产品销售商户、回租回购小业主产权、加强产业升级调整,引入了地平线、旷视科技、硬蛋科技等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人工智能、孵化器等科技创新企业达到了90%以上,转型效果明显。

“海龙建立自身的智能众创服务平台,从基础的物业管理服务,提供智能服务终端升级到整合大厦内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的生态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大厦外企业资源的整合共享,甚至将企业客户的资源进行共享。通过平台服务的推广,实现了入驻企业与整合资源匹配后形成了更加有竞争力的服务产品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今后海龙的发展仍然要在‘智能、共享’上多创新,做深、做实,真正融入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发展。”于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于鹏认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关村最具优势的有三个方面:科技人才的集聚、融资环境的优越和中关村代代相传的创新精神。 但中关村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研发与市场相分离,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指导、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研发产品不能快速成品、无法得到市场反馈,从而无法快速提升产品性能,使产品研发周期过长,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这都在影响着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与落地。

因此,于鹏建议,根据首都科技创新的功能规划,结合海淀分区规划中明确的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战略要求,举全市之力搭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企业、科研院所、高端人才以及产品应用终端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机制。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