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外文物回流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大趋势。据统计,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1992年以后通过拍卖渠道回流中国的文物艺术品达到10万件左右。然而,社会的关注点大都停留在拍卖成交这一市场行为。相比之下,文物回流之后的收藏、研究、展览等问题,似乎更加值得深思。
从目前来看,海外文物回流主要有四种方式:商业回购、依法追索、政府谈判和捐赠。商业回购是最主要的回流方式,大多数收藏家对文物回流都有着一腔热情并为之耗费巨资,但现实问题是,文物回流的成本逐年水涨船高。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海外文物正回流到国内,“敦煌写经”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愈发受到藏家的重视。从国外探险家的盗窃掠夺,到社会动荡所造成的难以修复的破坏,冥冥之中,“敦煌写经”的命途注定坎坷,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因为“敦煌写经”的颠沛流离引发了国际上对敦煌艺术的研究热潮。
千年来,为敦煌艺术所折服的不胜枚举,“石窟春风向柳绿,他生愿作写经生”,这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虔诚。令人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这里面就有来自东方郎昆的樊晓光和紫荷。在今年春拍中,他们凭借着一腔热情收藏了隋唐早期至晚唐的四卷“敦煌写经”,即《金刚经》、《大般涅槃经卷第八》、《观世音经》、《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这四卷“敦煌写经”被北京市文物局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艺术价值可见一斑。同时,其中《金刚经》来自日本著名汉学家滨田德海旧藏,海外文物的回流得益于拍卖公司的征集,更离不开藏家的参与。紫荷表示,当初看到这批“敦煌写经”时就很激动,希望这批写经不再颠沛流离回到祖国,最终经过在拍卖会上的激烈争夺竞拍到了七卷中的四卷。
对于文物艺术品而言,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其价值,也是对其最大的尊重。樊晓光对四卷“敦煌写经”做了大量功课,他表示唐代写经《大般涅槃经卷第八》中的“治”字末笔完整,不讳唐高宗李治,而“世”字缺笔,以讳唐太宗李世民,由此可推断此卷为贞观时所写,其书法风格中还存有六朝遗风。《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三卷合一则依次展现了初唐、盛唐和晚唐的笔法气韵,从这一写经作品可以明确感受到佛教在唐朝从盛到衰的变化。
近日,由紫荷、樊晓光策展的“一念·敦煌写经展”现身关山月美术馆。两个展厅,四卷“敦煌写经”,这可能也是国内少有的专门为“敦煌写经”长卷举行的展览。对此樊晓光表示,“此次展览有历史的因缘际会,因为关山月1943年曾赴敦煌临摹壁画,时隔75年,四卷‘敦煌写经’现身关山月美术馆,感觉和氛围都是很契合的,观众参与的热情也很高涨。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艺术,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对于四卷“敦煌写经”的归宿问题,樊晓光早已坚定他的想法,“有生之年不会有出手的打算,会做好‘敦煌写经’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等老了以后有可能会捐回敦煌,因为这是这批‘敦煌写经’最好的归宿。”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