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于新怡)11月27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市科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研究制定的《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登记指导目录(2018版)》(以下简称“《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目录》按照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指导意见,共分10个大类,197个行业新兴小类,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征求意见截止至2018年12月4日前。
具体来看,在医药健康大类中,共涉及新型制剂、中成药智能制造、中成药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16个类别;涉及新能源汽车的10个类别则具体包括: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改装汽车制造、动力总成系统制造、关键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与其他电池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及其零配件的批发、租赁与技术推广服务等。
《目录》聚焦产业新兴领域、高端环节和创新业态,涵盖高精尖产品和服务,是北京工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引进企业、转化技术、对外合资合作的重要指导。同时,《目录》作为北京重点引导和支持的产业方向,是制定实施财税、金融、科技、人才、土地、规划等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录》管理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执行,其中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生态涵养区涉及制造业条目,参照《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执行。
现阶段北京的总体定位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而此前颁布的诸多政策也无不体现这一思路。今年9月26日,北京公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其中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和环节予以细分支持,例如,在制造业中,除东城区、西城区外,全市范围内对研发、中试、设计、技术服务等非生产制造环节均细分支持;对新能源车整车、新能源专用关键零部件、工业机器人制造等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不予禁限;在化学纤维制造等7个大类的禁限管理措施中,对涉及国家和本市鼓励发展的新材料产品,为航空航天、军工和国家重大专项等配套项目予以除外,不予禁限。
过去五年里,北京也一直在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仅在2017年,北京就新设立高精尖子基金8支,带动10倍以上社会资本投入,北汽福田、同方威视等企业在海外建设工厂和研发中心,还成功举办了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第21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首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去年年底,北京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高精尖产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除了支持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外,还特别提出了推进传统产业与各行业融合创新,以及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研究等问题,并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配套支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在高精尖产业中,北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保持优势,其中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已达到全国领先,“这是由于北京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园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起家的,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关村就掀起电子浪潮,成为全世界电子集散地。随后新浪、搜狐等一批企业的发展,更加确立了北京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全国优势。”而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全国集成电路领域引进的“千人计划”学者中,约1/3集中在北京,中科院与此相关的研究所约有50%设立在北京,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也是举足轻重。赵弘还表示,发展高精尖产业既充分利用了北京人才、技术,以及完备的创新创业环境、知识产权、专利服务、孵化器等资源优势,又不会给北京带来过多的资源负担,同时又有助于北京保持一定的经济财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