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刘婷)11月27日,2018中国地热国际论坛暨地热资源利用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举办。论坛上透露,我国地热能整体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地热能供暖面积保持世界首位。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相当于220个雄县的地热供暖面积。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地热能供暖面积已超过1.5亿平方米,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到2万兆瓦,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新技术,培育了一大批技术先进、实力过硬的地热开发利用企业,打造了以“雄县模式”为代表的地热能科学、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
据与会专家介绍,地热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具有“三大突出贡献”。其中,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到2020年我国地热供暖、制冷、发电、种养殖等,每年可实现替代标准煤7000万吨,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46%,比201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十三五”非化石能源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贡献巨大。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应“十三五”规划中地热每年实现替代标准煤7000万吨,将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巴黎协定》中国承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应对当前大气污染方面,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更加突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