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于新怡)11月23日,国家邮政局监测信息显示,11月11日~16日业务高峰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邮(快)件18.82亿件,同比增长25.8%。截至21日20时,除边远地区外,主要寄递企业揽收的邮(快)件已妥投18.3亿件,妥投率超过97%。其间,全网运行平稳顺畅,基本实现了“全网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
从统计数据看,快递业务量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当天处理量达到4.16亿件,比去年增长25.68%,是日常处理量的3.2倍,再次刷新了我国快递最高日处理量的纪录。11月13日进入派件高峰,当日派件总量达到2.5亿件,11月15日更是攀升至2.85亿件并一直延续至17日。快件包裹揽收、签收时效均略快于去年。在精准预测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1亿件包裹从商家发货到消费者签收的处理时间从2013年的9天减至2.6天,压缩71%。
据统计,“双11”期间有超过300万从业人员、110架行业自有全货机投入到旺季服务中,转运中心、车辆等能力扩充了20%。高铁运快递的线路更是突破400条线路,通达60多个城市。同时,国家邮政局还充分利用“错峰发货、均衡推进”机制的基础作用,有效协调各家电商平台延长发货时间,确保上下游放量有序,行业运行平稳。
回顾整个“双11”,邮政行业的服务保障呈现出科技化、国际化、绿色环保等特点,自动分拣机、分拣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开始从一线城市向全国各地延伸,从一级转运中心向二级分拣中心乃至快递网点拓展,极大地提高了快件处理效率,提升了服务时效。数据显示,“中国智造”全自动分拣流水线能够节省40%的人力,提高操作效率超过50%。
同时,国际化程度更深。数据显示,在“双11”当天,产生跨境进口快件近3300万件,同比增长60%。为助力中国商业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行业企业携手海关升级清关效率,有的保税区甚至可以实现“秒级清关”;部分企业还在重点海外业务地区提升末端配送能力,目前已有2000余个自提柜覆盖俄罗斯境内的390个城市,极大地提高了海外的履约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各寄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进一步提升到95%,可降解胶带和可循环包装袋在部分企业中已经成为标配,纸箱回收试点也初见成效。高铁等绿色高效运输方式也得到进一步应用。高铁“复兴号”动车组将每列高铁邮(快)件装载量从500公斤提升到5吨,累计运输邮(快)件超过2万吨。
此外,由中国邮政快递报社牵头组织的“快递员关爱周”继续举办,共推出了“爱·互助”等六大行动。各寄递企业纷纷响应,在各网点设置了爱心服务专区,为快递员提供便利服务。中国邮政EMS、百世快递也自行推出了类似的活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