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媒体产品 > 新闻绘本

北京榜样·田琴:为七位老人撑起一片天

出处: 作者: 网编:林琴 2018-11-18

41-田琴

虽然还没有到正式供暖的季节,家住密云区新城子镇的田琴就开始张罗着点炉子的事情了。上个星期,她一口气买下了三吨煤,小院儿里的煤堆像一座小山。“买好了煤,过冬就不用愁了。家里老人多,炉子烧得旺一些,冬天老人才更舒坦。”

和别人不一样的青春

今年38岁的田琴,是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十几年来,她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家里的老人,支撑起了这个多舛的家庭。1980年出生的田琴虽然也是“80后”,却有着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别样青春。

田琴家中姐妹二人。当初,她也想和姐妹们一样,到密云城区,或者市里打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姐姐出嫁后,她考虑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需要照顾,就放弃了这一想法。但是,走出大山看看依然是她的梦想。

2003年,田琴与河北承德小伙周文军结婚,丈夫在外面打工,她在家里打短工。家境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平淡的日子没多久便被一个接一个的意外打碎了。

2004年,丈夫周文军的弟弟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丈夫家里有双亲,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照顾公婆和爷爷公的重担落在了田琴夫妇的身上。田琴的婆家在承德宽城县,每次夫妻二人从太古石去婆家,都是早晨5点出门,晚上6点才能到。田琴把该干的农活帮着干完,就得赶紧往回赶,照顾娘家的几位老人。等回到密云,就已经是第三天。

2006年,身体一向很好的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田琴赶紧把母亲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住了二十多天,医生告诉说,别浪费钱了,老人的病情很严重,恐怕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田琴只好含着眼泪把母亲接回家里伺候。

母亲患病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脾气十分暴躁,犯了病就骂人。有时,正吃着饭呢,说饭不好吃,不是往饭里啐吐沫,就是掀桌子、摔东西,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田琴都是含着泪水,慢慢安抚母亲。十多年来,在田琴的呵护下,母亲的病情已十分稳定。虽然依然走不了太多路,但是生活上已经能勉强自理。

厄运压不垮的坚强女人

母亲的患病,让田琴备感愧疚。她彻底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专心在家照顾母亲。可屋漏偏逢连阴雨,2013年的一天,田琴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61岁的公公也得了脑血栓。夫妻俩连忙赶到宽城,把老人接到密云治疗。田琴的公公是重度脑血栓,生活已不能自理,只能卧病在床。出院后,田琴又把公公接到家里疗养。考虑到婆家还有年迈的爷爷公需要伺候,婆婆也年岁大了,田琴夫妇商量,把两位老人都接到太古石,这样照顾起来更方便,也更加放心。

这样一来,算上田琴的父母、爷爷奶奶,家里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七位。田琴的父亲在打工时摔伤了骨头,从此失去了劳动能力,干不了重活儿。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只有丈夫打工的收入,日子过得十分紧张。

有时,这个老人刚照顾好,那个老人又犯病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田琴一下子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最开始的时候,田琴每天都躲在没人的地方偷偷地哭。但一想到纯朴憨厚的老公,活波可爱的儿子,七位需要照顾的老人,田琴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冬天山区温度较低,田琴每天都把锅炉烧的热热的,以防老人受凉感冒;夏天天儿热,她就经常开窗通风,为老人擦拭身体,以防湿潮导致生疮。田琴还定时拆洗老人们的被褥,始终保持洁净。每天起床后,帮老人们倒洗脸水、梳头、整衣服,让老人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她还经常给老人们讲外面的新鲜事儿,帮他们按摩,做辅助治疗。只要老人们想吃的东西,她都会竭尽所能尽量满足。

现在再谈起那段最艰苦的时光,田琴已经能笑着面对。“慢慢熬呗,再苦我也不能倒下。”村里了解到她家的情况,也想方设法地帮她减轻负担。村里给田琴的父亲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儿,工作不累,又能增加点收入。丈夫虽然在外面打工,但一有时间就赶回家里照顾老人,也让田琴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孝心并不是苍白的颜色

2014年,厄运再一次降到田琴头上。八十多岁的爷爷突然感到胃部不舒服,田琴和丈夫赶紧把老人送到区医院检查。经检查,已经是胃癌晚期。为了治好爷爷的病,田琴把爷爷带到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独自在医院陪床。而老人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说什么也不住院了。田琴哭着劝说老人,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全力治疗。

其实,老人并不是田琴的亲爷爷,祖孙俩没有血缘关系。看着田琴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爷爷也留下了热泪:“孙女对待我这么好,真是比亲的还亲呀!”

几乎在同一时间,爷爷公也得了脑血栓。家中的七位老人四个都身患重病,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为了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田琴在照顾老人的同时,在新城子小学找了一份食堂做饭的工作。每天早晨,她先去学校上班,然后再回到几里地之外的家中,给几位老人做饭。从早到晚,一天也闲不着。

由于过度劳累,田琴患上了腰间盘突出和脊椎病,到了晚上浑身累的酸疼,但在伺候老人的事情上,她一刻也没有怠慢。

2015年,爷爷和爷爷公相继去世。弥留之际,爷爷拉着田琴的手说:“孩子,是我们拖累了你,要不是因为这几个老人,你也可以和别的年轻人一样,风风光光地去城里打工挣钱。”老人离世前留下的话虽然不长,却让她觉得,自己这些年并没有白白荒废。

“我当初有了孩子之后,就想着出去打工挣点钱。但是孩子还没大呢,刚两周半的时候,我妈就生病了。家里妈妈先有病的,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陆续生病了,从那以后也出不去了,一直在家里照顾老人再伺候儿子。” 十几年,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田琴从一个对外面世界充满幻想的农家女孩,变成了一个整天绕着老人转的家庭主妇,心中早已经释然。

把孝心传承下去

如今,田琴还要照顾着五位老人的日常起居。虽然和其他家庭比起来,负担依旧很重,但比起几年前,家里的状况已经好太多了。田琴说,她已经非常知足。

田琴的奶奶今年已经85岁,虽然得过两次脑血栓,但在田琴的精心照顾下,目前精神状态还不错。她逢人便夸:“田琴给我们做饭、洗衣服、收拾家,这一大家子人,全凭她照顾呢!”

田琴的婆婆虽然身体状况尚可,但常年小病不断。倔强的老人舍不得老家的地荒了,仍然种着几亩地。这些天,夫妻俩帮老人收完了庄稼,正张罗着把老人接到太古石过冬。田琴笑着说,为了让老人们冬天暖暖和和地过冬,家里买了三吨煤,准备了两台锅炉。现在虽然还不到点炉子的时候,田琴就已经把炕头烧得热热乎乎,做好过冬的准备了。

前不久,田琴刚刚获得了密云区委宣传部、密云区文明办授予的“孝德之星”奖杯。登上过领奖台的她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她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尽孝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田琴的儿子今年上初三,正面临升学。因为忙着照顾老人,这些年来,田琴很少能顾及上儿子的学习。说起这些,她总是感到愧疚。但是,看到儿子每天放学回到家,总会帮着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就感到了一丝欣慰。她知道,孝心是可以传承的。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