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艺术品拍卖的差异化能否破解生存难题

出处:典藏周刊 作者:徐磊 网编:王巍 2018-11-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徐磊)自2012年秋拍之后,艺术品拍卖市场所遭遇的严峻考验一直未能停歇,很多拍卖企业的发展陷入艰难困境,中断或暂停拍卖业务的不在少数。但市场调整也是新的机遇,短暂的低迷行情难以阻挡资本进入拍卖市场的热情。

从市场环境来看,湛然拍卖似乎有点生不逢时。2014年春拍首拍,之后的这几年市场一直处于深度调整的阶段。湛然拍卖副总经理朱邈对此也颇有感受,“这几年拍卖市场一直在不景气的氛围中运行,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大环境的外部压力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明显。一些一线的大公司开始做二线的生意,他们的压力也会传导给我们”。

生存空间被挤压,这是很多拍卖企业难以绕过的问题。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转型,很多拍卖企业开始注意强调经营层面的差异化。“有特色,才能生存”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朱邈表示,湛然并没有刻意去区别于其他公司,只是做着做着就不一样了。“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说优势项目。多年持续推出的古代书画以及这两年宗教题材的拍卖是我们的主营方向,谈不上优势,未来会围绕文人和文化情怀这条主线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就拍卖业态而言,这个只有20多年历史的行业经营模式似乎有些传统,清一色的拍品门类、五星级酒店、精美图录,不一而足。但也有拍卖行玩出了新的花样,似乎与行业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厘头”风格,在湛然拍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对此,朱邈表示,“我们的出发点很单纯,就想试试不同的路数,错了大不了再退回来嘛。图录、通讯、礼品书都有不同的风格,几年下来,有批评也有掌声。在宣传这块,我们的理念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经常是正话反说,正事邪说,抓住社会热点抢先说,但不离开拍品的宣传和公司形象的树立。这恰恰是互联网的宣传思维,自媒体的传播方式让大家有兴趣关注我们”。

企业文化的形成往往脱离不开创始人的影响,文化企业尤其如此。在朱邈看来,做拍卖的人情怀都是有的,因为说到底,做拍卖就是在卖文化。“在这一点上,我和公司创始人杨凡是一致的,总觉得自己先要有文化,能理解拍品的文化价值,才能把文化价值转换成商业价值。”

情怀很重要,但盈利能力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在征集和招商层面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一直是存在的,特别是要有所取舍的话,征集会更辛苦。比如今年秋拍有五个专场,包含中国书画、文房杂项、古代玉器、喜马拉雅艺术及中原佛教作品,每场拍卖都是从零开始,不容易啊。”朱邈感慨道。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