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悄然兴起到趋于理性,伴随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步调的调整,文化+金融也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第十届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压轴环节的圆桌对话,邀请到来自银行界、投资界、文化界、教育界的六位重磅嘉宾,同台热议当下文化金融的困局与破局。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
文化融资要快速发展更要健康发展
资本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融通或者资源配置,这是现代市场经济下金融最本质的特征,金融文化对接最重要是希望金融能够发挥融通和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时资本也是深刻改变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媒介,这是西梅尔在《货币哲学》里面非常重要的阐释。金融在文化领域的作用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对整个文化领域非常深刻的改变,或者说文化金融以及文化领域的PPP,不仅是融资问题,其实已变成政策问题,变成一个文化发展的方式问题,变成一个既融资又整合资源,也融通文化创造力、生产力的过程。
就文化金融本身而言,一方面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更要健康发展。文化与金融对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担、风险的管控,这是发展文化金融过程中应放在首位的要素,而不只是推动文化金融的快速发展,或者推动文化金融的创新。
杭州银行北京分行行长陈岚: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尽管近些年来IP概念很火,但优质IP的价值难以交易变现,这是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大难题。杭州银行之所以坚持在文化领域深耕,是因为我们有着一个初心,就是想做文化圈内的金融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杭州银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立专营机构。2013年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创支行;2014年在北京成立石景山文化支行;2016年成立首家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2017年12月,则成立了北京的文化金融事业部。为什么要做这些专营机构?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才能够沉淀在这个领域。此外,杭州银行近年来还通过多种形式鼓励银行从业人员积极投放这些中小微企业。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做的最多的,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创新,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差异化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类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则在专业性上帮银行把把风险关。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投资重点应在企业而非项目
文化金融的重点应放在企业,而不是放在项目。现在有很多人做很多项目、投资项目,但很多项目都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相较于投资一家有积累的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更高,尤其对于文化领域而言。在我看来,投资企业一定要投有积累的企业,以大多数国内影视公司举例,现实情况是如果该公司在一年时间里推出了两部大片,那就能实现盈利,如果没有推出项目,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但是好莱坞不一样,比如迪斯尼,今年的很多收入都来自于去年,甚至是20年前、30年前、50年前,这意味着该公司是一辈子吃IP的创造价值,因此公司的风险很小,有一定的积累,就算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此外,金融机构现在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多数没有长期投资,很多私募基金都是三年、两年,文化产业的项目还没做出来,就已到时间。我认为国家层面可以批准银行推出一个专门的投资事业部,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新元智库及麻辣娱投创始人刘德良:
文化金融需产业链化
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在过去实现较为辉煌的成绩,但目前已经进入到瓶颈期,原因则是在现有的金融体制内,能够想到的办法都想过了,能够实践的方式也都实践完了,商业银行能够想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方式,也已都开始使用。
那下一步怎么做?在我看来,如果想解决产业资金需求,必须要以产业链金融的方式去解决。除此之外,现阶段已经来到大数据的时代,因此在文化金融方面,若从科技的角度来看,还表现得不是那么明确,也没有那么先进,所以在这一方面,可以再进行深入思考。包括人们现阶段可以看到很多网络经营的产品,比如网上银行可以实现向淘宝、天猫里面的店铺经营者提供网络服务,同时很多银行也都通过第三方进行合作,开设业主贷等服务,这都是面对企业经营者或者企业的贷款产品。因此在推动文化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或许也可以把互联网科技进行更为深入广泛的应用。
考拉阅读创始人兼CEO赵梓淳:
金融要发挥好文化产业助推器作用
考拉阅读所做的业务是分期阅读,由于该业务在国内较新,因此2016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在融资方面遇到困难,创投行业会有工作人员就分期阅读是不是真的市场刚需、是不是能真的进入到校园、能不能让中国的孩子用上、使用后是不是真的能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或者语文学习成绩、是不是真的能有商业化变现等方面不断询问。但是由于此前完全没有任何可参照、可借鉴的模式,因此很难有准确的回答。得益于现阶段中国双创的氛围或是创投的环境,多种路径的融资让公司有能力真正扎根到很多校园里。如今国内有将近300万名小学生在常态化阅读,每天有大概近100万名小学生在用考拉阅读,真正地让阅读成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目前很多人都在谈论文化产业是不是真的可以与技术、金融相融合,在我看来,这有点类似于火箭起飞,技术可类比为文化企业发展所需的新型燃料,金融则是助推器。
北京时代影响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CEO郭婷婷:
提升自身造血力是关键
无论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吸引投资,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一定要足够强大,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一家影视公司,融资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做一个项目平均年限是三年,且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几乎颗粒无收,每当在这个时候,如果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时,对方能给予稍微长一点的贷款年限,能对企业发展起到不小的帮助。
此外,我们目前也在探索如何将私募与银行贷款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磋商,但这条路现在还没有打通,我们一直在跟杭州银行进行磋商。我们本质上还是一个投资公司,投资电影等作品,目前电影行业和电视剧行业遇到了空前的寒冰时期,到现在为止放了48笔投融资,这是很吃惊的一个数字,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下一段时间里电影投资会更好做,因为当投资机构都撤去以后,能做0-1阶段资金的是导演和编剧们,即真正持有核心创造力的人群,而在0-1阶段投入的几百万元,他们也会更为珍惜。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郑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